人勤春来早 地头农耕忙——西宁市扎实开展“1号文件”宣讲活动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2-04-13 浏览量:
“稳定发展三农工作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活动开展以来,西宁市选派2337名干部分组进驻917个村开展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宣讲活动,全面解读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强农惠民政策,为基层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推动“1号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政策宣讲“有队伍”
根据《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综合考虑城乡单位结对情况,从市、县(区)两级机关单位抽调作风扎实、经验丰富的干部,下乡开展宣讲活动。全市336个重点村(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共选派1009名宣讲干部,581个一般村共抽调选派1328名宣讲干部,通过分片包干的方式,保证宣讲工作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增强宣讲实效。城北区通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同志联点,27名县级干部包村,38名科级干部驻村,加强宣讲队伍力量,保证宣讲工作实效。城中区23名县级干部全员上阵,33名科级干部驻守一线,21名“墩苗库”年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形成领导带头宣讲、干部用心服务“三农”工作的良好局面。
答疑解惑“有方法”
围绕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重点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在线宣传、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方面政策,确保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落到实处。全市下乡宣讲干部深入各乡镇农村宣讲中央“1号文件”6244场次,制作宣传展板1076块,悬挂横幅1598条,开展文艺演出375场,微信推送信息2万条,发放宣传册14万份,受教群众达18.6万人次,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1561条。湟源县大华镇党委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在辖区各村组建“巾帼宣讲队”,以舞蹈、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宣讲惠农政策。城东区韵家口镇通过“小喇叭”,将“文件言”变成“百姓语”,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城西区以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老龄补贴等惠农政策为重点,通过专题宣讲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
支农解难“有举措”
干部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注重在宣讲的过程中发现难题、解决难题,以“做”促“讲”,“讲”“做”结合,宣讲组成员既当宣讲员,又做办事员,帮助开展备耕春播生产,协调解决种子、有机肥、农膜等农资和畜牧业生产接羔育幼、防灾减灾抗灾以及草原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把党的各项“三农”政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全面助力高质量建成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下乡宣讲干部为群众帮办实事1630件,落实有机肥4万吨,小麦种子15万公斤。大通县组织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累计服务面积达10万余亩。湟中区拦隆口镇民族村宣讲组为农户积极协调解决种子4000公斤、有机肥10余吨,为秋天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