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每个西宁人都是战士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04-18    浏览量:

  自发做好饭菜,送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全家出动,参与蔬菜物资配送;

  除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类商户外,其他商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暂停营业,完成三轮核酸检测;

  党员、教师、退休职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和社区服务。

  ……

  连日来,我市主城区实行静态管理,市民纷纷表示,措施有力、果断!实行静态管理,是为了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链条,以最快的速度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大家全力支持配合!

  同时,西宁无数市民化身抗击疫情的“战士”,积极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的故事,如同穿过云层的阳光,照在西宁人的身上,暖在西宁人的心里,让西宁人信心倍增。

  【故事一】

  他们通宵为医护人员准备包子

  4月16日中午,家住城东区海亮·大都汇小区的赵贵良在小区14号楼业主群里了解到,第二天会有200多名医护人员在附近核酸检测采样点为百姓进行核酸检测,可是就餐成了问题。老赵当即在业主群里承诺,第二天会为医护人员送去100多人吃的馍馍,还有200个包子。

  邻居听说此事主动要求加入,4月16日17时,赵贵良和妻子、儿媳、邻居忙碌起来,一直到4月17日凌晨1时,他们共做了800个包子。凌晨4时,他们又开始忙活,蒸花卷、炸油馍,直到当天11时多忙完。

  4月17日中午,一盆盆、一袋袋包子、花卷、炸油馍,被送到了医护人员的手中,令他们感到很是暖心。

  “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赵贵良说,只要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需要,他们每天都会蒸一袋面的馒头送过去。

  【故事二】

  全家出动为城东区送蔬菜

  电话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4月17日凌晨4时,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商户老刘接完电话,便开始组织商户准备蔬菜。他和家人们一起,将一箱箱装好的蔬菜抬到半挂车上,等待出发。

  “我们此次全家都出动了,准备了大葱、土豆、芹菜、甘蓝、辣子、玉米等40余种蔬菜,供城东区各蔬菜店批发采购。”干了十几年蔬菜批发行业的老刘,觉得能为西宁战“疫”出份力特别有意义。

  4月17日上午,在夏都大街与博文路交叉口的临时市场中,当老刘将蔬菜放到从城东区建新巷赶来的蔬菜商户小马的车上时,小马立即点赞说,“在城东区办临时批发市场,避免了风险,保障了供应,方便了群众,真是太好了!”

  【故事三】

  早出晚归六旬志愿者干劲足

  “请大家保持两米间隔距离……”4月17日,在城西区黄河路3号院核酸检测采样点,69岁的贾定安一遍又一遍拿着喇叭喊道。这是他当志愿者的第三天。

  前几日,听说城西区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急需志愿者,他便立即报名参加。

  “贾师傅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核酸检测采样点,帮我们准备东西,等到核酸检测采样结束,他又是最后一个走的,帮我们做完所有收尾工作,干劲不输年轻人。”提到贾定安,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

  黄河路3号院居民赵大妈说,“高效的工作,贴心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西宁温度。”

  “这次的疫情来得突然,今天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很配合,超市里的物资供应也很充足,我相信,只要全民配合,疫情马上就会过去。”正在超市里买菜的市民赵健说。

  在西宁,疫情之下,人人都是战士。他们相信,只要携手同行,必将战胜疫情!(记者 樊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