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人大视察:助力破解“大班额”问题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8-09-17 浏览量:
为切实解决我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健康均衡发展,9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彦明与部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解决中小学“大班额”情况进行视察。
调研组先后实地察看了城东区国际村小学、青藏铁路花园学校、西宁二十八中、城北区博雅小学和西宁市二十一中等七所学校,每到一处,调研组都详细了解学校规模、布局、学生人数、班额状况、师资力量等情况和当前学校在化解“大班额”工作上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据介绍,2017年底,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班级4824个,其中“大班额”、超“大班额”共计1281个,占比26.55%;2018年9月,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班级4866个,其中“大班额”、超“大班额”共计1185个,占比24.35%,比上年减少2.2%。小学阶段“大班额”有所增加、超“大班额”大幅减少,初中阶段“大班额”有所减少、超“大班额”现象已经基本消除。
为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调研组建议,一是明确推进计划,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消除“大班额”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每年消除“大班额”百分比的具体任务进度,从“人”“财”“地”三个方面推进化解“大班额”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二是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着眼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做好后期学校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对接工作。要加快新建、改扩建校舍建设,扩大教育资源的总量,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解决好城区和乡镇“大班额”问题。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人才支撑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探讨教师聘用机制,改善和满足“大班额”所需的师资问题,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力度,发挥名师名校的带动作用。四是不断完善机制,加大教育资源整合。进一步研究优化学区划分和招生办法,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教育部门要建立消除“大班额”的工作台账,对“大班额”实现年度递减的管理办法,如期完成化解“大班额”的工作任务,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