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0万平方米,谱写宜居西宁新蓝图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8-12-20 浏览量:
漫步在水清柳绿的北川河绿道,紧邻的住宅既是小区也是公园;行驶在海湖新区,沿路大厦依次延伸,恍如身在一线大都市;徜徉在不同城区的公租房小区,一栋栋崭新大楼让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房地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萌芽、成长。百姓住宅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一个个绿色宜居的美好画面,每天在百姓身边上演。
在从有到优的过程中,西宁市民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福利分房”“房改”“市场购买商品房”等,逐步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房屋供应体系,房屋建设、销售规模与日俱增,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40年来,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100亿元,仅2017年度完成投资351亿元,较1978年1.5亿元增长了234倍;2017年人均住房面积32.5平方米,较1978年人均3.8平方米增长了8.6倍;市场开发主体达到314家,较1978年8家增长了39倍。
随着国家房改政策实施,我市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职工自愿购买符合出售规定的公有住房,充分享受住房制度改革红利。1995年至2005年,全市共审批房改售房方案1252份,出售公有住房16.47万套、1108.62万平方米,审批房改标准向成本价过渡方案1137份、住房47143套、282.71万平方米。随后,房地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开始,带动了多元化的房地产业开发,市场运行效率、效能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良性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约2100亿元,建设房屋约6800万平方米,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促进房地产业市场健康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了《西宁市关于促进住房消费的意见》《西宁市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合理地确定房产开发用地供应节奏、布局和规模,保持市场供需平衡,房地产去库存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商品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下降到12个月,库存面积较2015年底减少了136.8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商品房库存下降、商品房销售上升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