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西宁市湟中区这位青年和群众共同致富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1-09-28 浏览量:104
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创业大学生……村民口中的这位优秀年轻人就是湟中区福源种植养殖合作社的宋生熹。无论是在种植养殖、发家致富还是创业中,宋生熹都始终恪守诚信为本,一头埋进种植养殖业中,一干就是10多年,坚守初心带着乡亲们一同发家致富。
曾经,宋生熹先后在山东、河北的大城市打工,做过温室大棚技术员、销售过农药化肥……2007年10月,在山东打工的宋生熹经过一家农贸市场,看到个头偏小、表皮发绿的马铃薯在当地每500克竟然能卖到1.7元,而青海品质较好的马铃薯每500克却只能卖0.2元左右。宋生熹灵机一动,心想自己为何不试着发展家乡的特色产业?
凭借两年打工的经验,宋生熹联系到一家马铃薯出口公司,带着身上仅有的2000元钱,毅然从山东回到了青海……半年后,通过他的辛苦努力,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来年开春,宋生熹大着胆子决定发展“订单式”马铃薯种植,以半价将品质较好的马铃薯种提供给农户,秋天再从农户手中保价回收。为了让乡亲信任他,他自己带头种植了20亩(1亩≈0.067公顷)。秋收季节,宋生熹兑现了他的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了乡亲种植的马铃薯,这一年,宋生熹带着大家一起喜获丰收。
宋生熹又挨家挨户和种植大户谈,在他的努力下,18户农户愿意加入。几年来,合作社在马铃薯种植形成了规模,辐射带动邻近村近110户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
在发展种植的基础上,宋生熹又开始发展生猪养殖。目前,他的养殖场面积达到30余亩,村里人都称赞他是致富带头人。而对于无劳动力和饲养条件的贫困户,宋生熹的合作社代为养殖,并平分利润。行业不景气时主动承担市场的风险;销售利润较低时,以不低于10%的利润向贫困户返利,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诚实守信、规范操作,宋生熹始终将大家的利益放在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