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500顶棉帐篷下的温情场面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1-11-09 浏览量:
“老人小孩请跟我来,到绿色通道处”“间隔一米,大家都按距离站好”。
11月8日上午,气温回暖,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城北区人民广场上,长长的队伍已排到广场尽头,但大家仍然自觉按一米线位置站好,手中拿着手机,安静地等待着工作人员的指引。
“100处采样点,共743个采样台,近3500名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第二轮核酸检测中,城北区迅速出台方案,安全有序保障了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所有采样点换上了棉帐篷,近500顶棉帐篷内,500余台取暖设备也搬进了帐篷,让工作人员感受到了一份温暖。
连夜行动重新布置采样点
“7日晚,60名社区工作人员连夜行动,搭棉帐篷、运医疗物资、设置一米线、粘贴标识……几乎一夜没合眼。”朝阳办事处负责人一边说着,一边引导一位老人向绿色通道走去。
“接到指令后,社区人员迅速行动,将人民广场13个采样点进行了重新布置。所有棉帐篷已搭建好,每个帐篷里还放置了一台电暖器,保证采样人员不再受冻。”她介绍道。
您护我健康,我为您作画
在盐庄社区,记者见到,11个采样台依次排开,医务人员正挨个给居民做着采样,手被冰冷的消毒液冻得通红。
闫紫悦和闫欣仪两位小朋友现场为医护人员送上了可爱的图画。她们说:“这么冷的天气,护士阿姨那么辛苦为大家做核酸,让我们送上一幅画,表达一点心意。”
村里的采样点上传来乡间土话
在大堡子小学操场,广播里传来浓浓的乡音:“乡亲们,大家排好队,人人都能做上。”“麻烦让老汉、娃娃们先做,大家发扬个风格啊!”“大家争取早早做完,回家焪洋芋、煮羊肋巴……”
引得在场的村民一阵哄堂大笑。原来,为了让村民守好规矩,村委书记经常拿起大喇叭,挨个小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村里人早已习惯书记的这些“土话叮嘱”。
1100名教师变身采集员
在三尺讲台上是教师,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就变身采集信息员和秩序维护员!为了全力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城北区教育局19所学校及部分幼儿园近1100名教师变身采集信息员。按照城北区制定的方案,城北区教育局7日下午迅速集结力量,为1100名教师开展采集信息等知识的培训。11月8日清晨7点,所有教师准时出现在100个采样点上,他们努力工作,全力做到了精准到位、一个不落。(记者 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