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滩新时代熟人社区党建赢点赞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1-12-08 浏览量:




2021年,南滩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总要求,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以“1234”强基筑底工程,创建了南滩新时代“双红两委”熟人社区党建模式,为党建高质量引领民生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层组织保证。
强基筑底,夯实“一个基础”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党建服务民生、引领社会治理,深入学习贯彻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强基筑底、注重实操”为出发点,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使“双红两委”成为强化基层组织的具体抓手,成为“五治融合”的具体抓点,以红色引领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增强党建服务民生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和服务引领,使“红色业委会”成为有效破解城市管理、物业服务、诉求意愿、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举措,成为提高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实践,建成“红色业委会”33家,“红色物业”16家。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基点,把主题党日活动与“移动办公桌”服务相结合,使业委会成为向业主传播正能量的“扬声器”,帮业主排忧解难的“先锋队”,调处邻里矛盾纠纷的“老娘舅”,投入120万元为民办实事资金,修建老旧小区地坪、居民议事室等项目8处,投资20余万元建成社区“好声音”广播站2个,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圆梦微心愿”267个,为老党员送红色书籍450册,为群众送公益活动44场,为老弱群体送志愿服务115次,为困难人群送帮扶关爱47次,新增就业1192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193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0人。
优化内涵,做到“两个贯穿”
做到党建引领理念贯穿于疫情防控始终。始终把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和“历练场”,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细化分片划区到人,成立党员突击队、退役军人志愿队等12支,设立小区防控点127处,开展全民集中核酸检测3次10万余人次。利用街道“云采集”平台、党建“微播站”、微信“邻里牵手群”等广泛宣传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健康提示及报备提示1187条,建立疫苗接种台账52700余人,大力推行“柔性管理”,实施“暖心工程”,做到防控排查“不漏一院、不差一户、不落一人”。
做到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始终。始终全面贯彻落实“生命重于泰山”的重大要求,不定期研判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强化风险防控,查找短板弱项,层层压实责任,完善“查、防、报、治”四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机制,做到检查排查覆盖率100%,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及告知书465份,开展问题整改温馨提示145次。
履职尽责,坚持“三个抓手”
坚持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构建“15分钟党建服务圈”,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建述职评议,开展“礼赞百年颂党恩、扬帆奋进新征程”红色文化传承活动7场次,为49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为10名优秀共产党员赠送政治生日贺卡。成立金嗓子宣讲队,将“四史”学习编辑成平弦小调、三句半等曲艺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宣讲52次;利用社区“好声音”党群服务在线开展“党员在线—网播带课”“青春在线—志愿风采”等社群思政宣教活动15次,在《人民日报》《西宁晚报》等报刊网媒发文530条,抖音、快手发布信息16条;通过“以评促建”使32个支部百分百达标。
坚持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以“1213”工作模式加强监督执纪力度,发挥“百米移动哨”监督“前哨”作用,建立社区片区协作监督执纪机制,开展集体廉政谈话6次,个人提醒谈话8人次,立案查处1起。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36份、廉政承诺40份,向党员干部家属邀请助廉倡议书20份。
坚持以“三项建设”为抓手。以“抓队伍·聚人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狠抓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建设。组建南滩红色亲清党史宣讲团,开展“板凳课堂”、社区“好声音”广播站等宣教256次,覆盖82500余人次。组织党员开展创城环境整治1200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老人等公益活动62场次。以“建阵地·强底气”“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的内涵强化班子队伍思想作风建设。鼓励“红色移动办公桌”下沉网格上门服务,倾听群众急难愁盼诉求,以微走访聚民意、微心愿解民忧、微调解化民怨、微课堂增民智“四微工作法”收集社情民意103条,化解矛盾纠纷87起,为民办实事103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解决办事环节问题7处。以“夯基础·接地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担当筑牢社区基层组织基础建设。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库,严格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发展预备党员54人。发挥“两新”党组织广泛灵活性,开展“双找一建”“评星晋级”活动62次。
精细管理,强化“四个紧盯”
紧盯疫情防控,坚持补短板、强基础、善组织、精服务,实施“党建引领网格+N”联防联控模式,建立网格情报站及住户信息档案,招募党员、退伍军人等组建疫情防控排查巡查组及防控组187个,开展进出小区体温测量、健康码扫验等工作,在公共场所、楼院、新媒介张贴发布温馨提示1.5万余份次,建成疫情防控“云采集”数字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动员复工复产企业、门店505家。
紧盯市域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深化街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用党员群众听得到、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宣教到位,组织集中学习宣教78次,专题学习讨论8次,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105份。通过建立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对话机制,协商解决小区难点问题24件,调处化解12345等信访投诉事项750余起。通过以支部建在业委会和物业上,由支部书记交叉任职业委会主任,使“红色业委会”成为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重要举措,开展线上线下“民意5来听”活动33次,实现小区治理从“群龙无首”向“核心引领”转变,从“各唱各调”到“同频共振”转变。
紧盯群团及社会服务,完成团组织换届及“智慧团建”平台运转工作,建立团员信息台账,开展志愿服务230次、“讲好百年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团日活动19次。组织职工读书分享、趣味运动会等12次。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一讲堂四走进”活动30次,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事迹学习会12次,推选全国五好家庭1户、省市级绿色家庭19户、省级战疫最美家庭8户、省级最美家庭3户、市级廉洁家庭1户。开展《民法典》等法治宣传42场,为诉求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15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份。深化城市管理及垃圾分类工作,实行“两集中、三支撑”及“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完成城馨天悦垃圾分类强制干湿分离试点工作。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建成鸣翠柳小区“绿色细胞”工程,落实“两长制”巡查管理上报机制。开展创业型街道建设,组织就业培训3次、招聘会1次。创建“幸福南滩·暖心同行”社会救助服务品牌,设立“阳光救助”评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西宁评议”,建成党群综合服务中心7个。
紧盯作风建设整治,着力解决“慵懒散慢、推拖怕贪”,召开以会代训专题会议1次,列出作风问题清单13条,实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包保制,开展“身入一线走流程五个一”活动,换位体验一张笑脸迎送、一句礼貌问候、一杯热茶接待、一声请你诉说、一段沟通说明的“群众经历”,让作风建设体现在为民情怀上,彰显在真心服务中。(记者 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