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车嘉穗 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再获全国推介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01-20 浏览量:36
2021年12月14日,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报送的《团队链动,探寻2.0项目智点链路》榜上有名,这是青海省唯一一个被全国推介的区域典型案例。2021年12月30日,该案例在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向全国进行了展播,点评专家给予了高度好评。
据悉,自城中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育实验区以来,城中区教育局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实现教与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为目标,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挑战出发,围绕着管理、指导、实践三个方面,打造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应用的“城中区七级服务共同体”,从纵向视角,理顺指导关系和团队具体工作内容。通过打造“国家级专家指导团队+城中区区域培训团队+城中区专家指导团队+学校培训指导团队”的四级指导共同体,从横向视角,解决团队目标实现度建设的问题。同时,以“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为思路,组建五个同级研修共同体,自内而外,构建了内容多元、主题明确、同向同行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格局。
在三类团队的共同发力下,区域教、学、研、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链N创”的信息化创新发展新模式应“变”而生。在区域常态化作业监测平台和教师研修过程中探寻到的N个小工具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学校、教师、家长等作业管理职能紧紧串联,“一大N小”创新管理模式也应“用”而生,让信息化思维、互联网思维植入到区域各校管理和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
点评专家认为,城中区三类培训共同体的打造,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清晰,教师培养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已成为该区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推进新动力。通过智创课堂、智效培训、智品教研,聚焦资源于着力点,快速推进弯道超车,已从管理、服务、指导、实践等各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发展机制。
城中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要从管理、指导、实践三方面打造长效发展机制,城中区将继续致力于三类研修共同体机制的打造,让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真正形成城中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记者 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