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建设开创“两富”西宁市城西区新局面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02-25    浏览量:

  这是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404.9亿元,成为全省唯一突破400亿的县区,占全市26.1%,对全市贡献率达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5亿元,对全市贡献率达3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亿元,占全市9.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大关,各项指标总量始终保持全市首位。

  这是一份精彩的答卷:这里成了投资置业的“沃土”,152家国内知名企业区域性总部纷纷落户;这里启动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服务区和中转枢纽地建设,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813.7万人次;这里成立了全省首个政务服务流动工作站,全年新增企业3251家、个体工商户4625户,增量和总量均全省领先;这里6类30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这里就是城西区,一个新时代幸福城区。

精彩2021,高质量发展步伐愈发稳健

  过去的一年,城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为抓手,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姿态,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在打赢经济发展攻坚战、绿色发展主动战、民生福祉升级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成果一:打赢经济发展攻坚战

  持续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金融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25%;一批街区入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350.6亿元,占全市36.1%,对全市贡献率达40.2%,拉动全市2.9个百分点;创新建立“1121”招商模式和“政务专员”服务机制,“一家亲”生鲜集市等一批项目落地开业,56项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完工。

  成果二:打赢绿色发展主动战

  全面推进“花园城区”建设,新建24处精品“口袋”公园、花坛景点;完成8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开工建设全市首个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安装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设备300台;在全省率先启动“宁静城区”建设工作,全方位落实“抑尘、减煤”措施,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

  成果三:打赢改革创新提升战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日全时段“不断岗”、周六上午“不打烊”政务服务模式得到全市推广;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全面开展创新型城区建设三年行动,投入500万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五医联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84项改革稳步推进,自主创新的35项改革事项全面铺开。

  成果四:打赢民生福祉升级战

  发放就业创业奖补资金8059万元;重建、新建一批小学幼儿园,教育布局持续优化;新建爱老幸福食堂、老年之家、普惠性托育等机构16家;投入3.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8055套,分配公租房262套;体育公园建成使用;8所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建成全市首个四星级“退役军人之家”;文汇路等2个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和桃李路等3个派出所高标准建成使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展望2022,新时代幸福城区令人期待

  今年,城西区将在“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高品位”上持续用力,聚力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区、物质富裕幸福城区、共建共治平安城区、互助友爱和谐城区、精神富有文明城区,为全区人民创建更加健康、更加优质、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幸福生活。未来,一幅幅值得让人期待的幸福城区画卷已徐徐展开。

  画卷一:推动产业升级迈上新台阶

  立足区位优势,瞄准产业“四地”建设,城西区将着力推动产业、消费、人才汇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紧抓申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机遇,建设普惠金融先行先试区;持续优化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服务区和中转枢纽地建设;大力推进“三乡工程”,加大对农村产业扶持力度,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画卷二:推动项目招商迈上新台阶

  强化重点项目推介、引进、跟踪、落地,城西区将提高招商引资时效性、针对性。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为全区稳定投资提供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综合窗口”标准化建设,力争把市民中心新馆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区县智能化政务大厅。

  画卷三: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持续推进高原“绿谷”“洁净”城市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区;抓好污染防治,从大气、噪音、入河口排污等方面入手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落实西宁市碳达峰行动方案。

  画卷四:推动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

  利用区位优势,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创新型试点区建设三年行动,激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助力西区建设;全力推动承接上级改革事项和自主改革事项落地见效;不断扩大“朋友圈”,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交流向更深层次、更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画卷五:推动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

  着力在提升城区功能、城区形象、城区品质上下功夫,让城区更加有序、干净、安全。投资1.6亿元,实施4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980套;结合打造高原“洁净”城市,进一步完善“智慧西区”城市应用功能;持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

  画卷六:推动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

  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全面落实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体系,建立根治欠薪预警机制,从严惩处恶意欠薪行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基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健共体”建设提质升级,规划“医联体”内涵建设,助推优质资源扩容和布局均衡;围绕河湟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大力挖掘和宣传河湟文化,深入推进“城西文化云”建设;持续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实现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应保尽保,完成“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爱老幸福食堂”扩面提质增效,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画卷七:推动城市安全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决守好高质量发展安全线,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防范,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地下安全整治行动、电梯安全专项治理、舌尖安全守护行动等行动,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规范会议、培训、大型活动等支出管理,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守住财政金融风险底线。

  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发展。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城西区将自觉肩负起引领西宁经济发展新跨越的责任担当,深入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作风和能力建设齐发力、同驱动,营造强大发展气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感恩奋进、拼搏赶超,挺立潮头、实干担当,在“两富”西区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奋力谱写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城西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