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源县:同心抗疫 共克时艰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2-11-03    浏览量:

  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处置工作,及时阻断传播风险,连日来,湟源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将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快速进入“自启动”模式,以最高的标准、最硬的作风开展核酸检测、人员管控、政策宣传、物资保障、民生服务等工作,全力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坚持高位推动,汇聚战“疫”强大动能

  湟源县委精准研判、靠前指挥,及时成立综合协调组、核酸检测组、村(社区)防控组等18个应急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压实靠牢责任,织密筑牢疫情防控责任网。制定《湟源县“无疫村(社区)”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无疫村(社区)”创建工作“时间线”“任务表”,为“无疫村(社区)”创建工作提供工作指导和创建标准。通过“一封信”、农村“大喇叭”、社区“小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推送疫情防控政策、健康防疫知识等各类防疫信息1300余条,阅读量达42.2万人次,有效扩大了群众知晓率和覆盖面。累计下拨65万元专项党费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提振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决心。抽调18名科级领导干部进驻闭环酒店,197名科级干部担任核酸检测采样点组长、198名干部担任各交通综合服务站点负责人,让党员干部在抗疫一线锤炼党性、践行初心,以“硬核”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强化机制落实,助力战“疫”质效双提

  严格执行“三级包保”和干部包保包联小区工作机制,先后安排10名县级领导包联9个乡镇,186名乡镇干部包联154个村(社区),679名村(社区)干部包联840个小网格,开展疫情防控宣教、排查、管控、督导、关爱等工作,进一步充实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力量。积极推行物业公司“三三制”工作法,守好社区防控重要“关口”,组织在职党员协助社区健全业主信息台账、出入登记台账、特殊群体台账等“三本台账”共440份,为社区精准防疫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认真开展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24小时值班值守,把好“三道”关口,确保人员、车辆进出必查验,外来人员跟踪管控落实到位。同时,结合“红色业主委员会”“楼栋红管家”等服务机制,推动环境卫生保洁、特殊群体关爱、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三项”服务落实落地落到位,切实保证疫情防控工作和居民生产生活“两手抓、两不误”。


凝聚队伍合力,筑牢战“疫”红色防线

  依托“党员入格 一网兜底”服务机制,动员引导55个机关党(总)支部834名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一线“关键部位”亮身份、做表率,成立小区值守、街面劝导、商超守点“三支小分队”186个,统筹做好小区楼院值守,街面劝导和生活物资采购场所秩序维护等工作。174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村级疫情防控一线勇当“指挥员”“战斗员”,协助村“两委”做好核酸检测人员分批分片引导、重点人群隔离管控、外来人员劝返等工作。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省市县委部署要求,组建51支党员突击队、16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173个党员先锋岗、划定166个党员责任区,联合网格员、红袖标、青年志愿者等队伍力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凝聚了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设立疫情防控24小时困难帮扶热线,以“点对点”服务协调解决辖区居民生活保障、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1500余件,实现了省时省力省心、信息快捷共享,让疫情防控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