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城建“组合拳” 提升县域“新颜值”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5-07-07    浏览量:

  今年以来,大通县围绕城市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工作标尺,以“建设续新、改造焕新、维护常新、改造更新”四张金名片,全力推动城市建设焕新颜、展新姿。

  据了解,该县聚焦人居环境提升核心任务,建立三级责任体系。统筹推进1-3号桥城市更新单元、706厂综合开发等12个重点项目,创新项目督导机制,在国道227公路沿线整治工程中打造示范段,推动13个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完成30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项目,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更新率、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同时,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履责践诺实践阵地,组建技术服务队攻坚防疫站家属院等20个小区楼本体改造难点。严格落实督导检查机制,推进香榭丽都等95个小区供热、燃气、上下水改造项目建设进度。争取祥和家园等30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联合桥头镇、社区通过入户宣传、化解矛盾、优化方案等措施,不断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实施“网格员”巡查制度,对城区126公里道路、5800处窨井实施动态监测。组建技术攻坚队开展“市政设施健康体检”行动,研发“扫码报修”智慧管理平台,建立“发现—处置—反馈”24小时闭环机制,市政设施完好率提升至98.5%,以“绣花针”功夫织密城市安全运行网。

  此外,以推进城市更新为载体,以雨污管网补短板为抓手,坚持全面管理、系统管理、精细管理,围绕雨污混流、错搭混接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化三级联动机制,以“百米递进”方式,有序推进张家沟防洪排涝建设等10个管网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大通县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大通县北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能项目,建立“专家库”技术支撑体系,实施“一项目一档案、一周一调度”推进制度,通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防涝减灾能力。(记者 师晓琼)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多维发力强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