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脱贫光荣导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提振脱贫精气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8-07-10    浏览量:

“种了3亩莲花白,收入超过两万元。”话音刚落,杨正怀嘴角上扬。

过去,人家下地他睡觉、事不关己瞅热闹。贫困帽子戴惯了,遮风挡雨,舍不得摘。没承想,村里开大会,村民们批评他是“懒汉”。杨正怀坐不住了,“我也要加入合作社!”

杨正怀所在的洋浪村,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如今村民齐心、懒汉难寻,蔬菜产业远近闻名。

扶贫先扶志,对症施良策。长期为贫穷所困,有的群众没了心气,“一等二靠三要”;有的顾虑重重,轻易不敢迈出一步;有的无计可施,想干事没门路……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各地更加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下更大力气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激发精准脱贫内生动力。

破解“不愿干”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张新明,如今有了新名声。

过去,村民笑他“烂泥扶不上墙”。为啥?整天游手好闲,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后来,哥嫂去世,没人接济,他把亲闺女送到村委会,“我养不起,你们帮我养!”

贵州省黔西县甘棠镇大营村,再访张新明,浪子已回头,还拿了省里表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反差何来?帮扶干部踏破门槛,讲政策、说情理,给张新明打气;组织爱心捐款,扶助他的女儿、侄子,帮找脱贫门路……慢慢地,张新明脸上有了笑容,驻村干部趁热打铁,帮他贷款搞养殖。去年底,张新明一举摘掉贫困帽。

长期处于贫困和闭塞状态,部分贫困群众认知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固化,视贫困为自然。激发内生动力,须立足实际,综合施策。

湖南省娄底市广泛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立自强行动,扶贫先扶勤,“以奖代投”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山西省中阳县出台举措,对率先脱贫退出贫困户给予一次性奖补激励资金。贵州省推广“村社合一”模式,引导各村普遍建立合作社,吸纳所有贫困人口,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制度设计上就要体现这一理念。”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说,改变一味“等靠要”的旧观念,才能走出勤劳致富的新路子。

激发内生动力,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让贫困户成为主角,在辛勤劳动中收获自尊、收获信心。“说实话,咱们的旅游产品样式单一、缺新意。”青海省湟中县上五庄镇包勒村,村会计李广兰“吐槽”。驻村第一书记戴航顺势引导,提议让李广兰领头,负责旅游产品创意制作。

带着十几个村民,李广兰铆足劲搞创新,编制独具牧区特色的形象和场景。55岁的贫困户董发林干得最起劲,“放了一辈子羊,做起手艺活来也有模有样。”

搁在以前,戴航的工作难做。驻村工作队找准了乡村旅游的路,村民们却“晒着日头看热闹”。怪谁?根子还是方法不对头,因为着急见成效,驻村工作队大包大揽。

“保姆式扶贫容易养‘懒汉’。”戴航感受深刻。再干啥事,村干部和群众在台前,驻村工作队“退居幕后”,负责协调、服务。就说成立旅游公司,驻村工作队提建议,全体村民表决。戴航算过账,这事成了,年底旅游收入过百万元。

湖北省巴东县开展“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百姓宣讲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给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的身边榜样。

“你这样都能干得好,我还找政府要啥待遇,回去干活了!”巴东县水布娅镇竹溪村,一位中年人抹了把泪,起身离开宣讲现场。前几天,他还因为想评“贫困户”,跟村干部闹了一场。

打动他的,是无臂青年陈兹方。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哥哥辍学,陈兹方一家生活艰难。不甘于命运安排,要强的陈兹方先养猪,结果亏了钱;后来跟人学养羊,终于找到脱贫路。

看着村里山货滞销,陈兹方决定开一家网店。没有手,就用脚打字,脚趾头上磨出一个个厚茧。去年,网店实现销售额120万元、利润6万元。今年,陈兹方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改变“不敢干”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会种菜,可不赚钱,无奈之下,陈小维撂了挑子。

前些年种西红柿,陈小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天不亮就往集镇赶。折腾一天,就挣了不到10元钱。“再便宜也得卖,总不能又挑回来。”家在山上,出门也是山,就是没有路。菜种得再好,收了也愁卖。

陈小维的家,在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过去,全村只有两公里硬化路,在长岭镇基础设施条件最差。出去打了几年工,可家里老人孩子也得管,陈小维只好又回了村。收入锐减,一家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有劲使不上,干着急。”刚回来那阵子,陈小维长吁短叹,愁眉苦脸。

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大多山高路远,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过去5年,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改建2.1万公里县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惠及3.1万个贫困村、2000多万农民。

这两年,安溪村修了17.8公里硬化路、18公里人行便道。陈小维流转过来30亩地,建了两个大棚,重新种起了菜。

“农用车能开到地头了,有时菜贩子上门来收,再也不愁卖。”陈小维不仅脱了贫,还在镇上买了房。

“精准扶贫这些年,群众感受改善最大的,一个是产业发展,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长岭镇党委书记周艳说,这些都是保障高质量、稳定脱贫的关键。

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因病因残问题突出,一个病人就能拖垮一个家庭。现阶段剩余的未脱贫人口中,不少是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如何啃下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是一道棘手的考题。

女儿身患小儿麻痹症,生活无法自理。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鸡山村11组的饶付寿夫妇,只能待在家,出不了远门。

给女儿治病要花钱,自家地里一年挣不出多少钱,只好四处借,债务最多时6万元。

有帮扶干部来劝:把孩子送到养护中心,腾出手来做事吧。

养护中心肯收?再说,得花多少钱?饶付寿不是不想,而是担心。

打听了好几回,也上门看了,饶付寿终于下了决心,把女儿送进设在邻镇的永乐集中供养养护中心。孩子在那儿,有吃有住有人照看,不用花钱,离家也近。

送走女儿,饶付寿决定养牛。这事,他想了好多年,一直没敢干。

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饶付寿养牛21头,当年卖了8头,收入4.2万元。到2017年底,饶付寿一家人均年收入7000元,是之前的2.5倍。

奉节县探索建立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机制,投资2600万元建成的永乐、吐祥、草堂三个养护中心,已有46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能人员入住,因照顾家庭失能人员而被长期“捆绑”的劳动力得以释放。

“政府兜底供养失能人员,让贫困家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助推脱贫攻坚。”永乐集中供养养护中心院长石宗祥表示。

重庆市扶贫办副主任莫杰说,尽管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让贫困群众后顾无忧,把精力用在摆脱贫困上。

安徽省从2016年起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已有37.8万因病致贫返贫户脱贫,因病致贫返贫占比下降到43.8%。江西省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降至6.79%。

克服“不会干”

“离开拐杖也能走路”

义旭不懒,有主意,想干事,但屡试屡败。

几年前贷款养猪,3个月时间10头母猪全部病死,猪崽也死了大半。钱没挣到,还欠了一屁股债。当头一棒,义旭没了劲头,意志消沉。

湖南省江永县葛覃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上门,找准了病根。先是耐心开导,让义旭重拾信心,又帮忙申请8万元贷款,办起养牛场。更重要的是,这一回,工作队请来畜牧站技术员,手把手教。防病治病、饲养管理,义旭学得精,很快成了养牛大户,眼下存栏近300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释放内生动力,真正做到“离开拐杖也能走路”。

甘肃省定西市着眼农民转移就业,结合就业需求,重点进行“定西月嫂”“岷州药农”“薯乡牛肉拉面师”等25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培训。2016年以来,河南省罗山县大力开展“职教扶贫”,除组织贫困户到县职教中心参加脱产学习外,还“送教下乡”到32个贫困村,累计培训村民3300多人。青海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惠及1.65万人次,推动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扶智也要接地气,体现精准之意。”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贫困群众往往基础差、底子薄,选择培训项目和脱贫技术,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急于求成,“要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做准做实技能培训。”

贵州省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王道菊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脱贫致富,前后用了近3年。

“刚进园区时,菌棒都不认识,现在除了管护园区的多个大棚,自己还承包了5个。”36岁的王道菊,如今人称“香菇嫂”。

王道菊初中毕业就下了田。土地贫瘠,只好广种薄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改变王道菊命运的,是“黔西县食用菌产业园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听着台上专家讲,王道菊有了创业冲动,可是一没钱二没技术。

“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要急,先到园区就业,脱了贫、学了技术再创业。”帮扶干部一席话,给王道菊指了路。

进入园区,王道菊先是装棒、育苗,再学管理、分拣、清洗、包装,把整个流程学了个遍。3年时间,光岗位就换了七八个,王道菊的收入也从每月1000元涨到一年10万元。

在四川,农民夜校遍地开花。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的4000多个贫困村,每村开办一所农民夜校,帮助贫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掌握脱贫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传播文明新风。

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走上脱贫致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