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记住你的样子”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21-11-12 浏览量:
11月6日至7日,西宁市主城区开展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采集样品144.8万人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1月8日,西宁市主城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集样品145.4万人份,结果均为阴性;
11月10日,西宁市城西区全员核酸检测和湟源县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共采样41万人份,结果均为阴性!
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4天完成、三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背后,凝结了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的辛苦,是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担当,冲锋在前,始终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果。
全省各级机构的医务人员用“敬佑生命、忘我奉献”的医护精神,向全省人民传递了万众一心战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带着隔离面罩,但大家在心中早已记住他们的样子。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这个初冬,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海东、西宁,我省正面临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这样一群“急先锋”,他们无畏逆行,奔赴“战场”。他们当中,有的是去年支援湖北护理医疗队的队员,有的是入职不久的年轻医生,有的是常年耕耘在医疗战线的老共产党员……
他们,就是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医疗工作者!
10月21凌晨,我省新增一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省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立即派应急医疗队员进入隔离病区。随即而来的是全院职工纷纷请战,重症医学科的90后护士付蓉就是其中之一。进隔离病区后,她把名字写在防护服上,和同事一起为隔离人员监测生命体征、测血糖、喂药、发放生活用品及餐食、运送标本、转运病人、处理大小便、终末消毒、垃圾分类处理、更换口罩,告知隔离人员注意事项和疫情知识宣教等。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是一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的时候,就变得十分“费劲”。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后,脱下防护服,被汗水浸透以致能拧出水的衣物、被面罩勒出道道印痕的脸庞、整个成片发红起痧的背颈,是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特殊的“标配”。不仅如此,付蓉和她的同事还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安抚他们的情绪。但是每当看到患者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和听到一声声的感谢,她们顿时觉得洗去了一身的疲惫。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省级和西宁市级医疗机构统筹组织开展风险人群排查、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对追踪到的人员同步进行核酸检测,快速出具结果报告。同时,各医疗机构全部实行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对100人以上的团体开展上门采样服务。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省第四人民医院按照“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组织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不断调整优化治疗方案,有序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
病毒无情,天使有爱。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我省广大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再次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在医院、隔离病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和实验室,为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也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跑出核酸采样“加速度”
11月6日,为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风险,西宁市迅速行动,作出对主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决定。
疫情就是命令!
我省各级医疗机构闻令而动、星夜驰援西宁市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跑出了核酸采样工作“加速度”,守护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1月6日傍晚,在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小学核酸采样点,大风夹杂着雪花,寒气逼人。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护士陈国馨同当地志愿者一起,依旧坚守在核酸采样一线。身穿行动不便的防护服、塑料的防护鞋套走在寒风刺骨的冰天雪地里,中途不休息,也不去上厕所,甚至都没有时间吃饭,一直紧张忙碌到晚上才完成当天的采样任务。
最近,一张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医用隔离面罩结冰的照片火爆全网——一天时间,抖音、快手等平台浏览达145万余人次,点赞近10万次,留言4000余条……他被网友称为西宁最美面孔!他就是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医护人员、25岁的陈浩。
据陈浩回忆,11月6日,西宁市启动全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一天。虽然气温骤降,雨雪交加。但在零下13摄氏度的天气中,他不停地将棉签伸到检测者的口腔深处,操作需要快速准确,那一天,他为800多名市民进行了核酸采样工作,医用隔离面罩早已被汗水的蒸气笼罩……“这可能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次生日!”——原来第二天是他26岁的生日。
无独有偶,11月7日,是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管护师张启芳的生日。但她却是和同事们一起在西宁火车站广场的核酸采样点度过的。张启芳的丈夫捧着鲜花和美食想给妻子送上一份生日的惊喜。但到了西宁火车站广场,打了无数次电话,妻子都没有接听。无奈之下,张启芳的丈夫在核酸采样点的外围多方打听,最终找到妻子。但张启芳一直在做核酸采样,所以两人相隔一段距离,匆匆拍了一张照片后,张启芳便立即投入了工作当中。
在西宁市各个核酸采样现场,一个个感人瞬间,在抗击疫情的紧张气氛中传递着令人动容的温情;一件件暖心事,勾勒出这个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防疫战线上的“病毒猎手”
病例是谁?通过何种方式、在哪里被感染?以什么方式传播给他人?可能波及多大范围……
西宁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青海省疾控中心、省地防所、海东市各级疾控中心分批共110余人流调支援队集结西宁,与西宁市、四区疾控中心组成联合流调溯源组,奋战在西宁市抗疫一线。同时,海东、海西、海南各级疾控中心抽调5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流调消杀应急队,加强培训演练,24小时待命“枕戈待旦”,随时赶赴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早一分确认轨迹,就能少一个人感染”。病例活动轨迹时间间隔长又错综复杂,对细节的记忆模糊甚至有偏差,流调人员像“侦探”一样,用“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或通过电话等方式,调查、梳理出病例详细活动轨迹;还需要通过发布病例活动轨迹、公告提醒、“红黄码”赋码等多种方式,以最快速度、最大范围精准排查出密接者、次密接者等重点人员,及时进行管控,减少疫情传播蔓延的风险。
全体流调溯源队员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有的队员10月21日赶赴平安,10月28日又转战西宁,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了别人。他们冲锋在前、昼夜奋战,凝聚成战疫一线最明亮的星光。
4天完成330多万人份的检测,西宁以快制快,与病毒赛跑。
在西宁市城中区城市核酸检测联盟基地,随着一批批核酸采样陆续送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室工作人员就像进行着一场“接力赛”,各个区域的工作环环相扣,“赶紧睡会吧!”成了检验人员见面的口头禅。长达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工作人员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极度不适和高度紧张……他们是一群特殊的“接力赛运动员”,日均检测量从以前的每日600人份增加到每日6000人份。检验中心主任祁蕙燕超负荷连轴工作,最终晕倒在检测设备前……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一群人换上了防护服,扛起了如山责任!”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支能战斗、敢担当的团队,才确保了每天海量样本的检验工作如期完成。(本报记者 李欣 郭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