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个寒假孩子过得咋样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02-21    浏览量:

  “打篮球”“学滑冰”“阅读书籍”“看电影”……今年,我市中小学生迎来了“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这也是第一个没有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寒假,对于学生和家长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假期已经过半,孩子们是如何安排假期生活的?这个寒假,孩子们过得怎么样?晚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镜头一:冬奥会点燃孩子们的冰雪运动激情

  “双减”后的第一寒假,迎来了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冬奥会如火如荼进行,选手们在赛场奋力拼杀,我市的各大冰雪市场也格外火热。北川冰雪大世界、市民中心冰球馆在这个寒假迎来了不少热爱冰雪运动的孩子们。2月5日,刚上一年级的黄涵瑞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早早来到市民中心冰球馆,“孩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体验过一次滑冰,那是她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正好过年期间冰球馆开放,趁冬奥会的东风,让孩子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寒假作业。”黄涵瑞的妈妈说道。

  在北川冰雪大世界记者看到,滑雪场的人围了一大圈,中小学生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寒假以来,孩子们确实很多,我们每天都特别忙,我们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安全地’摔倒。”滑雪工作人员介绍道。在滑雪练习中孩子们不断相互交流着动作,冰雪运动让他们放飞自我,快乐运动。“不用像过去一样赶场上补习班了,冬奥会也把我的冰雪热情点燃了。”正在滑雪的初二学生蒋毅飞快乐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月31日至2月6日,市民中心冰球馆上午都免费开放,每日接待“冰迷”800余人。

镜头二:趣味性寒假作业受孩子们欢迎

  范锦仪是一名二年级小学生,她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寒假作业。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她的寒假作业不是一道道算术题,也不是一张张卷子,而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绘画,有冬奥赛场上的感人瞬间、有过年的所见所闻……“我最喜欢画画了,这个寒假作业正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范锦仪兴奋地对记者说。

  “‘双减’后,自己本来有些焦虑,但发现孩子反而更自觉了,每件事也能认真投入。孩子上五年级了,这个假期书面的寒假作业确实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安排、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业。比如,制作书卡、摆积木从不同角度观察所摆图形,动手动脑、了解冬奥会和学习冬奥会相关的知识,现在的寒假作业内容丰富,孩子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更大了,也有更多时间来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王义凡妈妈说道。

  记者走访发现,与以往的寒假练习册不同,今年我市很多学校的寒假作业内容丰富,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东西,老师们在作业设计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内容。

镜头三:减负提质多彩假期很有趣

  “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打篮球、拉小提琴、看书……现在放假了,作业又不多,每天拉小提琴,即使练习好几个小时,也是乐此不疲。除了练乐器,我最喜欢的就是看书,有时候四五天就可以看完一整本书,太过瘾了。希望以后每个假期都可以这么‘嗨’!”胜利路小学二年级的左镇硕放假第二天,他就给自己列出了寒假计划表,课外项目占了大部分时间。他妈妈对记者说:“今年寒假,‘双减’之后,学校作业布置不多,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的寒假真正成为孩子的假期,让孩子‘玩好’也很重要。”

  “这个寒假,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女足在逆境中获胜。他们为国争光、永不言弃,这种精神正是我要学习的。”今年上初二的刘筱说道。在假期看场电影,同样成为许多家庭亲子活动的必备选择。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两部主旋律电影成为爆款,让孩子享受假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在这个“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中,孩子们用视听汲取新知,用实践锤炼技能,可以说收获满满。(记者 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