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常态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08-29    浏览量:

  今年以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认真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学校、小区楼院等不同领域,通过面对面拉家常、联点互动、帮扶志愿等多种方式,倾听民声聚民智,汇集民意解民忧,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扎实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西宁实践,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倾听民声,及时了解群众需求

  “乘坐出租车我就会主动询问出租车目前的运营情况,哪些政策还需要改进;去菜市场我就会关心政府平抑物价补贴是否到位、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如何;开车出行的时候我就会随时关注红绿灯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等等。”市人大代表汪丽说。“进社区、入乡村、跑基层卫生院……我只要一去基层,都会借助这个机会,履行自己人大代表的职责,同基层的干部职工以及老百姓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并一一记录下来,分类汇集,为‘两会’期间的意见建议做准备。”市人大代表党福林说。今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主动深入基层,及时了解民之所盼,掌握群众身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提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奠定了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实地走访联系群众320余人次,慰问困难群众120余次,了解掌握群众反映的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需求175个,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代表就在眼前、民生有人关注、民主就在身边”。

  汇集民意,始终心系群众之忧

  “以前我们跟人大代表见面不多,也不知道人大代表们能够为我们做什么事情。现在可不同了,社区家门口有了人大代表活动室,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有什么‘疑难杂症’可以直接找人大代表反映,他们为我们想办法。”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居民李艳萍感慨地说。“香格里拉社区辖区人多、情况比较复杂,我作为人大代表,把社区‘人大代表活动室’作为我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集中站,听取群众意见后,马上以人大代表身份联系协调政府部门,及时解决了一些辖区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人大代表王辉说。今年,西宁市人大常委会把“两室一平台”作为人大代表汇集民意的主阵地,把落实“三联系”制度作为收集民情的主渠道,通过“两室”平台,各级人大代表已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60余次,进行面对面座谈70余次,通过“三联系”收集群众诉求90余条,进一步拓宽了反映群众诉求的渠道,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参加专题调研、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体察民情、汇聚民意,将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提炼成134件沉甸甸的代表建议,带到了人代会会场。

  解决民需,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过去我们村人畜饮水比较困难,村民经常吃不上水,冬天水管断裂,村民出行不方便,现在多亏了银措什姐代表,把我们村里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了。”拦隆口镇白崖一村群众包世录说。“龙源叠翠小区居住人口多、车流量大,常有群众在邻里微信群抱怨小区门口路面裂缝、坑洼不平,一句开在上面像筛豆子的调侃背后是群众的诉求,作为人大代表的我,反映群众民意是我的责任,我及时提交建议,很快政府就开始改造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城中区人大代表李明忠说。今年,西宁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建议办理相关制度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建议办理程序,落实建议办理责任,使建议办理工作有章可循,办理过程更加规范有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由“满意率”向“办成率”转变,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推动人民关切和群众声音落到实处。(记者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