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统筹 精准施策 打好疫情防控和保供保产组合拳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2-11-16    浏览量: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党委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精准应对困难挑战,全力以赴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保供应链稳定畅通,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21个月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增速领跑全国省会城市,工业“压舱石”作用发挥明显。

强化机制保障,夯实防疫情稳工业基础

  建立机制,增强统筹能力。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和稳定工业运行的主动权,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成立局(委)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和稳工业运行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信和国资领域领导干部联点包片工作机制,推行市—县区(园区)工信和国资系统两级联动疫情防控和稳工业运行督导落实模式,创新运用重点企业包保、难事急事日调度等机制,确保了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充足、快速应对、稳妥处置,工业实现快速发展和量增质优。

  压实责任,满足应急需求。压实压紧工信和国资系统疫情防控“四方责任”,聚焦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稳生产”和“保供应”,采取“集中办公+居家办公”模式,清单制台账化建立日调度、日落实、日销号制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积极对接医药企业和市、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动态建立地区医疗物资供需台账,精准推送医疗物资调拨配送等相关信息,协调各交通隘口打通运输物流“堵点”,有效解决了药企物资配送中出现的各类困难问题,确保了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物资的接续供给和有效保障。

研判疫情形势,筑牢应急物资保障底线

  科学储备,兜牢保障底线。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精准开展重点医疗物资储备、采购、补库等工作,兜牢兜实市本级医疗物资储备库供给保障,储备单采、五混一、十混一、二十混一病毒采样管56万个,新冠核酸检测试剂5000盒、通用核酸提取试剂1万盒及其他配套核酸检测用品,配套储备N95口罩15万只、医用防护服15万套、医用防护面屏10万副、医用橡胶手套20万双、隔离衣10万套,有效支撑了全市疫情防控物资需求。

  强化监管,精准调度物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党委坚持与时间比赛,与病毒赛跑,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医疗物资配送车辆及人员管理,积极推行“封闭式+闭环式”监管模式,严格医疗物资配送企业保供人员健康监测、闭环管理和配送车辆、存储场所及物品消杀程序,强化对8家企业46辆医疗物资车辆的全流程监管,确保了应急医疗物资的科学调度和精准配送。积极协调相关地区、相关部门打通跨海东市乐都区至湟源县大华工业园区运输补给线,有效满足了青海华铁公司等企业原材料需求,稳定了企业正常生产;协调食品销售企业解决国药控股生鲜蔬菜等生活物资,及时满足企业职工生活所需。

畅通通信网络,有效保障生产生活之需

  稳定网络运行,保障核酸采检。积极协调通信基础运营企业,畅通核酸检测信息系统保障稳定,10月22日以来,累计出动巡检车366辆次,后台支撑和巡检人员2415人次,开展应急处突355次,累计产生5G流量5025.95TB,4G流量6079.22TB,有效支撑了全市核酸采集系统、健康码主端口及备用端口、3700个重保基站的平稳运行和正常使用。抽调专人协调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建立24人流调梯级储备队伍,做好区域流调工作,能够满足较大规模疫情流调溯源需求。

  组建通信专班,稳定生产生活。组建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党委牵头,各基础电信企业、铁塔公司参加的通信保障专班,协调解决重点区域通信基站运营、故障排查、应急抢修和日常维护等问题,跨省干线、地市干线及西宁地区网络整体运行平稳。对城北区九家湾村周边3座重保基站实施日监管、补给油料工作,确保了6组发电机24小时交替发电保障,有效保障了九家湾村周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及核酸采检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