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致敬抗疫路上的你们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12-02    浏览量:

  又是一年冬来,疫霾困住了城北……于是/你们捧着一颗赤诚火热的心/忘记了你们也身处被感染的危险/挺身而出……/也许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我们不认识你们,你们也不了解我们……/你们却成了我们的主心骨……/因为有你们,所以心安……

  日前,一首由城北区马坊街道海湖桥西社区居民周先生创作的诗歌《因为感恩,所以铭记》在微信群里被频频转发,诗句中饱含着深情厚意,写满了对一线工作者的敬意。

  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基层干警、保供人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挺身而出,有了全市群众的众志成城、一心抗疫,才取得了今天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一首诗,致敬抗疫路上的你们

  《因为感恩,所以铭记》,这是一首朴实而深情的小诗,这又是一封居民对在天寒地冻中为他们安排核酸采样、爬上爬下送物资、一遍又一遍负重消杀的专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真诚感谢信。

  说起创作这首诗的原因,周先生说:“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太不容易了,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安心居家。他们为我们配送物资,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天气再冷也能看到楼下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想以诗的方式传递正能量,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越是困难,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

  你们捧着一颗赤诚火热的心/忘记了也有被感染的危险/挺身而出/为有困难的邻居联系物资、答疑解惑、调解纠纷、消杀环境/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位母亲(父亲)、女儿(儿子)/也有家人需要呵护……

  “当读到这几句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内心充满温暖。面对疫情,总得有人站出来作出奉献,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海湖桥西社区副主任陈亚倩说。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

  伴随气温的走低,严冬时节越来越近,海湖桥西社区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着,他们在12个小区中来回穿梭着,用心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为辖区居民筑起阻断疫情传播的牢固防线。

  在居家工作生活期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感人至深。

  “喂,我是一名孕妇,好像要生产了,现在肚子痛得厉害…”金座雅园一期专班工作人员接到居民苏女士的求助电话后,立即上门查看,迅速联系110指挥中心、协调医院救护车。次日凌晨,苏女士顺利生产,母子平安。苏女士喜极而泣,她说:“太感谢这些工作人员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正是因为有他们才确保了我们的平安。”

  “我爱人腹痛不已,需要赶紧去医院。”日前的一个凌晨,在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金座雅园三期工作专班,专班组长董永霞安排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迅速为求助者送去抗原试剂进行抗原检测,并通知求助者家属准备就医用的物品。大约十几分钟后,爱心车辆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就诊,经诊断该求助者为急性阑尾炎。

  “社区人员的工作很平凡,但我们是服务群众的第一人。”从疫情防控的号角响起的那一刻起,海湖桥西社区包括陈亚倩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就全身心投入到战“疫”中,她们每天数小时像陀螺一样,奔走在社区各个服务岗位上。

  如今城北区除高风险区外,其他小区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社区又承担起了新的工作任务。

  “你好,是社区吗?我们有五个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现在小区降风险了,我们可以回来了吗?”

  “嗯,可以,请说一下你们在外的相关信息,还需要你们的健康码、核酸报告……”这两天,这样的咨询不断,陈亚倩总是耐心细致地答复着。

志愿者尕玛达哇的故事

  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有一位志愿者给辖区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海湖桥西社区玉树农机小区的志愿者尕玛达哇。

  连日来,尕玛达哇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和社区工作人员、其他志愿者及专班人员一起“战斗”着。

  小区居民朱女士因玻璃杯炸裂划伤眼球,向专班工作人员求助……尕玛达哇主动承担起任务,联系派出所民警,及时将朱女士送往医院就医;95岁的老人周师傅突然病情加重,通过电话向尕玛达哇求助,他及时联系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谢老先生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回到老家湟源。尕玛达哇主动联系社区说明情况,联系爱心车将老人送回了老家。

  小区居民家里水管破裂,找不到维修人员,尕玛达哇二话不说,自己前去维修;居民家天然气用完了,尕玛达哇又主动承担起为大家充燃气卡的任务;居民家的生活必需品没有了,尕玛达哇就送去自家在疫情之前购买的20袋盐,并联系社区为大家购买生活必需品……

  “谢谢,达哇志愿者,这段时间多亏你了。”“等解除居家工作生活措施后一定来家里坐坐,我们也好好招待你一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冲锋在前,这没有啥可含糊的。”尕玛达哇如是说。(记者 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