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减法”做到市民心坎上了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12-05    浏览量:

  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主城区全面解除交通管制,全市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12月4日,记者走访我市公共场所,发现部分市场、商超、饭馆的疫情防控措施纷纷做起“减法”,为市民带来了方便与安心。

  11时,记者来到城西区力盟步行街,街道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部分商场、饭店恢复营业。记者看到,一大型商场门口安排专人值守,进入商场需扫场所码、测体温,健康码为绿色且体温正常的市民方可进店。在商场的消费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记者了解到,商家在开业前,已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做好经营场所消毒消杀,全面排查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并且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营业。随后,记者来到海湖新区一家亲超市,看到市民在有序排队扫码,测体温凭绿码即可进入超市,工作人员还为市民发放一次性口罩和手套,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最大程度保护市民的安全与健康。“今天进出小区时没有查出门卡,只要健康码是绿码就能正常出入,进小区门口的小超市也是测温和凭绿码进,方便多了,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在一步步恢复正常了,太不容易了。”市民刘女士说。疫情防控措施做了优化调整,科学精准开展防控工作,得到了市民的肯定与支持。

  当然,在“做减法”的同时,我市并没有放松疫情防控,当日14时,记者乘坐2路公交车,上车时驾驶员会提醒乘客扫码、全程佩戴口罩,并且要求乘客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手机无法扫码的乘客主动配合驾驶员填写相关信息。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或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市民,禁止乘坐公交车。同时,我市加强综合研判,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监管责任和开放场所的主体责任,按规定开展经营场所、办公场所、运输车辆、用品用具消毒消杀等防控措施,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时,确保市民健康安全。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等于宣告疫情“烟消云散”,优化防控措施也不是“一放了之”。因此,我们暂时还不能随意“放飞自我”。“优化”应该理解为政策更务实、更人性化,措施更科学、更精准,责任更明确、更具体。广大市民也应该学会做“减法”,减少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家人的“健康监护人”,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记者 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