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绿色背景下的持续发力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8-08-09    浏览量:

在光纤、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忙碌的车间里,在高新技术企业忙碌的实验室中,在市民中心等绿色重点工程的建设工地上……2018年上半年的时光悄悄流过,留下的是西宁市以绿色发展为底蕴,持续发力稳定增长的经济运行成绩。

2018年上半年,西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49亿元,增长9.0%,经济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6%,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3.9%。

可喜的数字背后,更让人欣慰的是上半年在经济结构、绿色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显现出的有益提升。

提质升级

向优化结构发力

上半年,西宁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市工业领域新兴产业孕育新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传统产业重构竞争新优势步伐加快,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提质升级,西宁瞄准高端产业。

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持续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规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2%、42.58%、28.4%。传统制造业向产业结构优化迈进,质量效益改善,规上金属冶炼及延伸加工、特色化工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76%、18%。同时,各企业加快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化,规上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8%。

提质升级,西宁孕育新产业新技术。

推动实施时代新能源、泰丰先行、绿草地、黄河鑫业、鑫恒铝业等企业升级改造项目,节能节水节材降耗新工艺、新技术加速推广应用。同时,西宁市逐步扩大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智能、绿色、高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6月,光电子器件、光纤、锂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5%、25.9%、10.7%。

提质升级,西宁催生新主体新业态。

1-6月,西宁市新增各类中小微企业4105户、工业企业131户,夯实“中国制造2025”信息化支撑基础,信息化和宽带西宁建设全力推进。金诃藏药成为全国藏药行业首家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时代新能源成为西部首家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青海青企软件公司两化融合统计分析平台建设及数据保障项目上线运营。

绿色样板

在绿水青山间的探索

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西宁市着力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路径。

绿色发展,西宁着眼现代产业体系。

上半年,西宁市进一步巩固“点极带”发展基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向特色优势型、循环经济型、创新驱动型、辐射带动型转变,在延链、补链、强链上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打造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极和经济增长带。全市三条经济增长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04%,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3.7%。

绿色发展,西宁加速培育新动能。

西宁市高标准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支撑推进光伏制造中心、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建设的西宁市·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中心、北捷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同时,全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国电投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1.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青海铜业突破传统冶炼工艺低空污染难题;青海电子材料成功研发微孔铜箔并实现量产。

绿色发展,西宁绿色制造工程遍地开花。

西宁市全面启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制定2018年度“互联网+”协同制造重点企业名录,列入重点培育企业51户。有序推进电解槽技改等一批循环低碳改造项目,启动烟气余热利用等节能减排项目建设。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同比下降11.08%。

协作开放

在新起点上再发力

上半年,西宁市全力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同向发力,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46.9亿元。

协作开放,西宁加大重点项目招商。

为此,西宁市积极开展“双50”重大招商项目攻势行动,青洽会、城洽会期间与盐湖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王府井集团、上海恒泰、比亚迪、中利科技等知名企业累计签约项目140项,签约金额727.5亿元,引进年产600吨光纤预制棒智能制造、年产6000万套动力电池壳体结构件、汽车用铝板等产业集群项目、N型IBC电池及组件、动力电池、锂电池壳体、变形镁合金等一批关键项目。

协作开放,西宁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西宁市积极培育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实施固定宽带推进工程、4G无线宽带建设工程、畅通安全网络推进工程和农牧区信息化推进工程。1-6月,全市新增固定宽带用户7.25万户,累计达77.48万户,完成165个行政村光纤升级改造。

协作开放,西宁以民生为本。

在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中,西宁市不断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市光华中学等11个学校全省藏区贫困地区教育服务承接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川分院、市妇幼保健院、全科医生实训基地等医疗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市救灾物资储备库、精神病人福利院项目主体施工,50个农村老年之家和11个日间照料中心其中7个已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