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西宁市“四式联动”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0-08-04 浏览量:
西宁市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以联动式推进、组织式引领、融合式发展、标准式服务的“四式”方式,找问题、出实招、补短板,全面统筹、总体优化、系统推进,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联动式推进,凝聚发展思想共识
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加强“三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为市委党的建设暨加强“三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步优化调整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优化议事协调职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靠前指挥,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共同研究解决城市基层治理难题,示范带动各级党委班子履职尽责。围绕基层保障,在为每个社区每年拨付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基础上,2018年将标准提高到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确保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同时,建立与岗位序列、社区工作年限、职业资格相对应的17级报酬体系,按照基本报酬、职业津贴、绩效工资3部分发放社区干部报酬,让社区工作者待遇有保障。

组织式引领,优化党建工作架构
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细化制定全市基层党建工作2020年度重点任务分解表,设定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融互通、加强党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3个一级指标,细化为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双进双联四服务”活动、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等7个方面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和任务完成时限,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十百千万”行动、党支部规范化达标等工作,持续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安排40个城市社区与40个城镇社区结对共建,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水平。聚焦社区党组织设置,重新调整社区规模设置,新建14个社区并同步完成党组织设置工作,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开展换届后社区干部“履职体检”活动,对体检结果为一般的社区“两委”干部进行约谈,倒逼他们履职尽责。持续推动减负增效,制定印发了《西宁市关于社区减负增效提升治理能力的实施方案》,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明确职责事项,将社区承担的各类事项由原来的536项减少到110项,取消了涉及村(社区)的17项开具各类证明事项,取消了涉及村(社区)的17项开具各类证明事项,保证基层干部有精力干事。

融合式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充分借鉴“街乡吹哨、部门报道”经验,统筹做好区域内党组织的日常沟通、联系、服务工作,建立辖区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开展结对帮扶、认领微心愿等工作,解决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和愁心事。比如,城北区开展区域化党建考核试点工作,将机关企事业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工作情况考核比例提高到50%,分值由相应街道社区评定,进一步压实共驻共建责任。创新推行“夏都城市党建联合体”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以“组织共建、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经费共筹、事务共商,组织活动联办、党员管理联抓、文明城市联创、社会治安联防、志愿服务联做”为主要内容的“五共五联”工作,将区域内不同领域、行业的党组织统筹联合在一起,形成目标同向、无缝对接、协调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运行体系。比如,“夏都枢纽”党建联盟以火车站街道党工委为“轴心”、整合周边派出所、运管稽查大队等9家单位、25个党支部力量,火车站区域每天接警量大幅度下降,区域单位治安联防成效凸显。
标准式建设,推动资源下沉基层
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牵头立项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和“党建引领城中区联动治理”省级重点党建项目,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小区楼院下移。全面取消街道党工委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落实街道党工委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有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人员人事考核杈和提拔使用征得同意权,推动街道党(工)委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统筹推进“党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4个区级党建综合服务中心,67个街道社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建综合服务中心,63个人员密集区域和居民小区党建服务站点,根据承担公共服务业务量,统一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三河六岸”绿道党建,按ABC三类点位分层推进“三河六岸”绿道党建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