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学习身边榜样:李军林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0-10-19    浏览量:


  2015年11月,时任西宁市地震局副局长李军林同志被选派至大通县黄家寨镇兴太村担任第一书记。李军林同志紧紧围绕全村工作,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认真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帮扶切入点,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镇党委和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组织信任委重任 党建扶贫筑堡垒

  “组织派我到兴太村驻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李军林书记深知,“第一书记”称呼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子和神圣的责任,要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先筑牢战斗堡垒。驻村伊始,他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对村两委情况、党员队伍情况、村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村民家庭收入、贫困户致贫原因等一系列情况,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他积极联系派出单位及结对帮扶单位,完善村委会办公设施,完善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115+N”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信仰的力量”手机APP、党员远程教育等学习载体,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按上级党委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渐渐强了起来,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强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夯实基础固根基 理清思路明方向

  “李书记为了村子里的事情,经常带着我和村主任一天跑遍县上的七八个部门,有时候一天跑下来腿都肿了,在李书记的努力下,现在我们村真是大变样了,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李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李孔感激地说到。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范围甚广,农业生产、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规划等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一开始就容易让人束手无策。而李军林同志在先前已做了大量走村入户的调研基础工作上,通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完善档案资料、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等顺利推进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在村两委班子的协助下,李军林同志狠抓精准扶贫工作,从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着手,积极复查贫困户家庭条件,查出无贫困户资格农户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在他的努力下,兴太村完成了15户贫困户识别不精准剔除工作。在村干部的配合下,全面完善村级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升级优化村资料库的“内核”,使之规范化、精细化,资料整理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几年的时间里,李军林同志多方寻求项目、资金、信息和技术支持,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用水、用电、就医、行路等各类实际问题,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卫生条件明显改观。村“两委”完成文化广场、舞台的建设和文化体育器材的配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级卫生室建设、农村道路续建改造、便携式垃圾桶及小型垃圾车的配备、村委会大院翻修、老年幸福院建设等基础设施修建,村容村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心系群众为民忧 真帮实扶解民愁

  “李书记每天都很忙,我把我的情况跟他说明后,他就为我的事情跑前跑后,把拖欠我工资的问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解决了家中急需用钱的燃眉之急,他为村子做了那么多事情,我打心底里感谢李书记。”村民杨永菊外出务工,因其招工公司问题,无法获得务工收入,来村委会找李军林同志求助,李书记及时联系该单位,经过一个月的调解,帮助解决了问题。

  李军林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把自己融入到兴太村这个大集体,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他和村“两委”班子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全村整合资金110万元投入大通兴树合作社、大通玉华合作社,通过对本村合作社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5万元,同步带动村民合作社务工增收26万余元,尤其是带动贫困户方面,逐年实现阶梯式增长,2018年兴太村42户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8378元,相较于2017年,上涨约44.7%。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李军林同志一直努力践行着“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扎根山村、情洒农家,用真心、真情、实干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