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中区:强化“三绩”建立首个科级干部业绩纪实档案动态数据库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2-12-06 浏览量:
今年以来,湟中区聚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将优化科级领导干部业绩纪实档案作为“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通过全方位亮绩、多维度评绩、经常性问绩,建立科级干部纪实档案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握科级干部现实表现,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不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全方位亮绩
画好领导干部“全息像”
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针对科级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不同、工作分工不同,构建年度考评体系。围绕主责主业,突出个人贡献,详细记录科级领导干部在经常性工作、阶段性工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复杂工作中的担当精神、思路方法、创新举措、工作成效等情况,全方位展示干部实绩,拍好个人“形象照”。坚持平时记录与专项记录相结合,每个科级领导干部每季度在记录主责主业完成情况的同时,梳理自己主导完成的1-3项重大特色创新事项,总结工作中形成的特色经验做法,绘好干部“特写照”。目前,按照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模式建立全区472名科级领导干部业绩纪实档案。
多维度评绩
校准政绩评价“度量衡”
构建“正面+负面”“显绩+潜绩”“共性+个性”的多维评价体系,通过所在党组织评定、主要领导点评、组织纪检部门审核把关的“双评双审”方式,建立季度考评机制,切实提高干部实绩“精准度”。按照党群机关、社会部门、经济部门、乡镇街道等组别从“共性”的日常工作实绩、担当作为、作风状况等方面与“个性”的特色创新、奖惩纪实等方面对主要负责同志之间、分管工作相近干部之间进行横向评价。围绕工作实绩的“完成度、真实度、难易度、贡献度”四个维度,对标抓眼前、求当下的“显绩”与打基础、立长远的“潜绩”,对领导干部决策能力、领导水平、工作作风等“软实力”进行定性评价。聚焦“全景式”了解掌握干部政治表现,采取考核考察、督导检查、列席会议及向分管县级领导了解等方式,广泛收集区“两办”、纪检监察机关和各职能部门工作通报和奖惩情况,建立“负面清单+表彰纪实”,及时更新纪实档案,为下一步干部选任提供参考依据。
经常性问绩
擦亮知事识人“透视镜”
建立科级领导干部业绩纪实档案月报动态更新机制,对每一名科级干部业绩情况进行综合研判、预警监督、定期分析报告。参考“敢担当、善作为”常态化干部调研,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绩公示等方式定期对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进行甄别核实,检验干部实绩“含金量”。通过纪检监察、法检、公安、信访等16个干部监督联系会议成员单位,以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不定期走访听取成员单位意见建议的方式,对科级干部纪实档案中干部日常表现、工作实绩、担当作为、负面反映等信息资料进行研判,明确“能上能下”情况,把“带病”干部及时识别出来、精准确定下来、坚决调整下去。目前,通过精准识别先后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一线担当担责、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52名,班子结构得到不断优化、队伍合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干部“能上能下”渠道进一步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