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来临时他们站了出来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2-12-07    浏览量:

  位于城东区韵家口镇的中庄村,共有住户1758户,4000余人,村域范围大、人员基数大、流动性大、摸排难度大。为了防控疫情,拥有担水巷、福中巷、德源小区三个片区的中庄村,如何应对?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是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本职和责任。”城东区韵家口镇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进明这样说。

担水巷被划为高风险区后

  本轮疫情发生后,摆在史进明眼前的难题出现了:村“两委”干部相继感染隔离,随后,担水巷被划为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怎么做?消杀怎么办?物资如何发放?采访中,史进明颇有感触:“感谢下沉干部和村里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们,困难来临时,他们站了出来。”

  善于组织发动群众的力量,凝聚起一支甘于奉献的队伍,这是基层干部在疫情中摸索出来的“法宝”。

  担水巷划为高风险区后,史进明先后在村民群里发动志愿者。第一个报名的是46岁的党员潘存海,随后,32岁的党员魏维来了,紧接着,22岁的共青团员周磊来了,他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也要向优秀的共产党员看齐!”不一会儿功夫,村民马子龙、杨小明、都桂林等站了出来。

  短短一天时间,20多名村民志愿者先后加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织密了一张张防控网,为全村筑起了战斗堡垒和安全屏障。

  “划为高风险首日,潘存海、魏维和周磊就驻扎在担水巷,负责转运、消杀、配送物资,这让我很感动。还有一对外地夫妻是这里的租户,主动承担起了核酸检测采样时查验‘双码’的任务。”在史进明看来,这次疫情虽然很艰难,但“齐心抗疫”成为大家的思想共识,更难能可贵的是,担水巷片区很多租户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这是他们的共同选择

  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候,5名下沉干部来到了担水巷。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奔着同一个目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他们白天协调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紧急就医、阳性病例转运,晚上发放防疫和保供物资。“他们忙里忙外,给我们帮了大忙。”村民潘存海说。

  “我家娃娃发烧了,能不能给我们买个药?”“我父亲透析的时间到了,医院怎么去啊?”“家里烧的煤没有了,太冷了!”“抗原检测两道杠,怎么办?”这几天的西宁,气温骤降,但村民的需求一刻都不能耽搁。

  买药、拉煤、协调医院、转运病人,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困难,每一件事情都马虎不得,一天下来,有时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但他们的胸口处,党徽醒目。

  经过大家的努力,12月6日,担水巷自建房被划为低风险区,驻扎在这里的下沉干部要回原单位了,临近傍晚寒气袭人,飘扬的党旗下,蓝色的帐篷外,收尾工作还在进行,下沉干部夹来了一块烧红的煤火,志愿者们烤着冻僵的手内心却无比温暖。“每天要协调处理无数的事情,很累,但这是我们的选择。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就要去哪里。”

  这也是抗疫一线共产党员的共同选择。(记者 张永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