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四个聚焦”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2-12-12 浏览量:
为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西宁市城北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十个一批工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服务和治理的新路径,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聚焦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
将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狠抓村“两委”干部特别是“一肩挑”干部监督管理、“223”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村干部“1+4”报酬制度等工作。依托省委组织部实施的“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组织9名村干部、3名村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同时按照《2019—2023年全区党员培训工作规划》《城北区2022年度党员培训教育计划》和农村党员冬春训工作相关要求,持续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组织生活、岗位练兵相结合,灵活运用“线上+线下”“课堂+基地”等方式,分级分类开展5期培训班次,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二十里铺镇党委围绕2022年度党员培训计划,依托“最美家·乡邻铺”市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实践锻炼”的立体培训模式,用喜闻乐见的“大白话”理论讲解、“手把手”传授技艺、“面对面”交流经验,为农村党员补齐日常学习不足的“短板”,全力抓实党员骨干队伍建设。
聚焦产业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富民强村水平
紧紧把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按照“党建引领、政策扶持、一村一策、统筹推进”的理念,立足辖区各村实际,因村制宜选准发展路径,全区3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益总量为6774.47万元,村均收益178.28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年收益最高达到2329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31个,占比81.6%。在此基础上,结合党建促乡村振兴“十个一批工程”,按照各镇、街道党(工)委择优申报,区委组织部与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把关推荐的方式,初步筛选大堡子镇陶北村、马坊街道马坊村等6个村作为“三乡工程”示范村拟推选对象,为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全域推进的乡村振兴生动局面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拆迁村”振兴新路径,立项实施大堡子农旅综合体市级党建项目和小桥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综合体市级基层党建创新试点工作,并纳入区级党建重点项目一体推进,着力解决拆迁安置新村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相对滞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单打独斗”问题,进一步巩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带”创建成效。
聚焦载体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治理有效路径
坚持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在新村小区试点推行“党建引领、先锋管家”物业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城中村发展、服务和治理的新路径、新载体、新平台,打造一批新村党建“微综合体”,推动城中村物业党建工作持续巩固、不断提升。小桥大街街道小桥村党支部借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红色物业”工作经验,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凝聚共识、动员群众、完善治理、推动发展的组织优势,把关心关爱村级事务的党员选为楼栋党小组组长,注重发挥党员家庭户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构建起了“村党组织+村物业管理服务站+楼栋党小组+党员家庭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联动体系,初步建成了村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协调联动新村党建“微综合体”。截至目前,成立楼栋党小组5个、确定党员家庭示范户15户,在疫情防控、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村容村貌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聚焦便民增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为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组织优势,着力丰富服务功能,加快补齐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与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短板,聚焦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快递进村”新举措,在全区所有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试点引领、整体提升”的原则,在大堡子镇、二十里铺镇、朝阳街道、小桥街道、马坊街道打造18个党建引领“快递进村”示范点,持续构建“红色驿站”“红色纽带”“红色产业”三大“红色矩阵”,织密农村快递党群服务“大网络”。马坊街道党工委以村级阵地为依托,利用农村便利店、商超等场所资源,加速整合农村宽带办理、便民信息等业务,持续拓展村级服务点业务多元化功能,创新构建“一平台多品牌”的“3+4+N”农村物流体系(即3个“快递进村”示范点,4个覆盖村,N个村级服务点功能),实行所有站点统一收件、统一送件、统一货架、统一标识,基本实现“上行件当日配,下行包裹次日达”的时效性服务模式,解决农村末端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截至目前,马坊街道3个党建引领“快递进村”站点已实现百世快运、顺丰等4个快递设点直投,日累计收件量34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