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宁市总工会聚焦“一个创新服务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定位,通过构建“岗位建功、培育培养、潜能释放”三大平台,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产业工人成长支持体系,有效激发产业工人的创造活力和技能潜能。
市总工会围绕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深入持久开展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通过不断扩大竞赛范围、丰富竞赛内涵、创新竞赛形式,引导广大职工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组织举办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化工、藏毯绒纺、精密制造及公安、卫生、旅游、气象、家政等38个赛区125个工种(项目)的多领域、多行业、多工种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依托各级各类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平台,累计覆盖产业工人12万人(次),选拔培养“技术状元”“技术明星”“技术能手”570名,通过打造平台、搭建舞台,助力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同时,以加快推进职工岗位技能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建设为重点,协调相关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搭建服务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平台,累计创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中心(点)20家、劳动和技能竞赛基地6家,市级工匠学院1家、企业分院4家,推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紧贴企业和职工培训意愿、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等,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先后组织实施266项、覆盖2.7万人次的多工种、实用型、订单式产业工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促进产业工人成才成匠。突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素质提升和促进就业导向,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衔接融通,组织举办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不同行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5期,培训产业工人1000余人(次),为新业态群体“蓄力赋能”。不断完善职工创新能力建设体系,推进人才发挥作用平台建设,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带动培养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创建6家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产业工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支持。(记者 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