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大通县:推行“党建+扶贫” 构建“双赢”格局

来源:西宁党建网    日期:2016-11-04    浏览量:

在全面加快精准脱贫工作步伐中,大通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奋斗目标,补齐在基层经济发展困难短板,将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深入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党建资源转换为扶贫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扶贫成果,决胜扶贫攻坚战。

整合资源,补齐短板,用基层党建和金融贷款两驾“马车”助推脱贫攻坚。找准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的症结,找准基层党建与金融发展互促共赢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和基层信贷机构的资金优势,让村级党组织在信用评级中成为评价主体,以此为基础,对接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群体的资金需求,量身定做、创新产品,推出了村干部贷、乡医贷、惠农POS贷、伊穆贷、园丁贷、模范贷、医护贷、幸福贷等8种“因您贷”产品系列贷款套餐,门槛低、效率高、办理易,深受群众欢迎。2015年以来,为困难党员群众累计发放普惠金融贷款6180笔,金额46096万元,村干部贷261笔2058万元,构建起基层党员群众致富、集体经济增收、村级党组织晋位升级的“三赢”格局。

敢想敢干,顺势而行,用“互联网+”思维为脱贫攻坚闯出新路子。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索创新创优党组织设置方式,抓住返乡大学生党员年纪轻、思维活跃、凝聚力强的特点,引导当地返乡大学生党员创立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青海省首家农村电子商务党支部。为着力解决农村购销信息不畅通、农民“买难”“卖难”问题,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创建了电子商务平台“青海农畜林产品网”,引导合作社、群众把本地农畜产品供求信息适时推广发布,成功入驻县城6家大型超市,建立了2家电商实体体验店、72家城区蔬菜配送加盟店,并与当地12家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带动困难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同时,注重消化本地劳动力,吸收26名当地农村贫困群众到电子商务中心、实体体验店工作,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为探索“互联网+党建+精准扶贫”“互联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盯住症结,精准施策,依托扶贫驻村干部资源和智慧带领群众拔掉“穷根”。充分发挥省市县下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作用,聚焦贫困症结精准发力,为脱贫攻坚打通了新渠道。西宁市教育局下派第一书记魏青松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拟建450平方米幼儿园,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建成后将满足50余名幼儿入学,解决韩家山村及周边适龄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同时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何涛教授派驻新庄镇台其庄村第一书记后,针对台其庄村发展瓶颈问题,利用“农村电商平台+贫困户”模式发展电商贸易,积极协调为“新庄黄瓜”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抓住省会西宁市鲜花市场货源紧缺的商机,以群众自愿为原则,由青海大学高原花卉中心免费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前期选择了5家农户试种了5棚康乃馨,并于母亲节前夕成功上市,群众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目前,花卉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00棚,如今在该村的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里来了个‘智囊团’,我们干啥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