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建触角”扎根基层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7-07-27 浏览量: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卫生脏乱,院墙崩裂……在西宁市城中区一些“问题”老旧楼院,这样的景象如今一去不复返。
现在,随便进入先前贴上“问题”标签的楼院,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水泥硬化的地面,崭新垒筑的院墙,重新粉刷的楼体。
“杨书记,我得给你反映个事儿,我们那栋楼的下水不通,不知给社区反映了多少次,一直没人管……”
“杨书记,居民们说的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去看了,那个小区里根本就没有物业,我们也没办法呀!”社区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无奈。
半年前,这样的“扯皮”对话在城中区仓门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亚琴办公室时有发生,社区工作人员焦头烂额,群众埋怨不绝于耳。
为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仓门街街道办事处最终确立了辖区老旧楼院业主委员会自治、在职党员联治、街长负责协助的工作体系。
大家都说,成立业主委员会,楼院有了“根据地”,遇到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我们自己议、自己管、自己办。
老旧楼院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卫生脏乱差,但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安全管理问题。好在有网格包片责任制度的保护,楼院中多了一些“跑腿人”,居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得到了保护。
仓门街各社区积极发挥在楼院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在职党员联网格楼院管理体系,在推行社区工作人员老旧楼院包片责任制的基础上,将辖区在职党员按每人50户实行责任包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楼院“安全系数”,街道办还结合实际为12个老旧楼院安装了大门及监控系统,通过组织治安巡逻员、安全协管员等,组织居民自发成立楼院治安巡逻队,把在职党员从“单打独斗”转变成“联手作战”。
楼院有了“根据地”,院中多了“跑腿人”,光这些还不够,街道办还实行街长责任制,让楼院有了“管家婆”。聘请基层党支部书记、社区党员成为街道街长,负责街道所属老旧楼院一切事务。
就这样,街道、社区协助居民组织成立居民自管会,建章立制,使楼院自管自治上升为“软件”标配,打造出一批设施过硬、环境优美、管理文明的“宜居楼院”。
石坡街4 、 6号院建于70年代初,地下管网老化严重,部分已破损断裂,无法正常使用,院落内经常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街长在“上门”服务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社区。可是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花费三万余元,这让居民犯了难,好在有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帮助,她们同辖区一些单位相互协调,由辖区非公企业承担了这些楼院更换管道的所有费用,真正解决了居民“难心事”。
而现在,随着老旧楼院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 “旧貌换新颜”的老院子又渐渐拢起了人心,把居民们的好心情重新点燃。
现在的情形是:文娱活动有人搞,楼院有了“精气神”。居民们在老旧楼院中积极开展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居民创建活动,通过举办“邻里书友会” “好邻居家庭才艺展示会”等各类比赛,合唱团、曲艺队、书画小组等楼院文化队伍使居民由“观众”变成了“演员”。 “
如今,我们的楼院地平、路净、灯亮、管道通,还安装了监控设备,环境优美,安全放心。”张天成老人再次提起居住的小区时笑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