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十九大 再谋全民健身新篇章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7-08-08 浏览量:
体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年来,西宁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体育、强体惠民”为理念,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目标,以推动构建和谐文明西宁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及《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努力践行“两个绝对”,以“大体育”理念,推动“大健康”发展,遵循体育发展规律,坚持依法治体,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体制要合力,向赛事要影响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体育事业,努力在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品牌赛事影响、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做文章、求突破,使西宁市体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亮点纷呈助推西宁市体育事业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全市体育工作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全面实施体育工作“四纳入”,坚持做“好”全民健身事业,做“亮”品牌赛事活动,做“强”竞技体育项目,做“实”体育设施建设,推动西宁市体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改善群众健身环境,方便群众就近休闲健身;大型体育场馆坚持全年定时免费低收费开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在业余时间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全民健身阵地作用。
亮点一:
500万打造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近年来,市政府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左右配套资金,重点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体育健身环境,建成了西宁市健身休闲广场、西宁市户外运动健身休闲基地、浦宁缘健身广场、南山公园全民健身广场、6块笼式足球场,改造了西宁市体育场人工草坪、塑胶跑道和西宁市门球场。投资近500万元,完成了西宁城区全民健身路径591个、全民健身广场57个,打造了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目前,西宁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54㎡。同时各县区在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等项目的同时,加大本级政府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完成了四区三县“雪炭工程”修建及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体育场改造;此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西宁市对县区931个行政村,合理安排,分期推进,平均每年投入约130万元资金,带动三县修建体育健身广场配套资金330万元,重点打造“样板村”作为示范引导,全面推进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经过市、县、乡(镇)和村四级联动,完成了886个行政村体育器材的配发,安装体育健身器材5538件,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2%。建成了大通县老爷山全民健身步道和湟中县莲花湖全民健身步道,“一乡(镇),一村、一特色”的农村体育健身模式逐步形成,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市931个行政村健身器材100%全覆盖。
亮点二: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体育社团组织逐步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体育社团组织103个,体育活动站点296个,特别是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6000人,占全市城区人口的5‰,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的每千人至少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求的城市,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亮点三: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国际徒步节、高原风筝挑战赛、体育舞蹈世界公开赛、元旦环城赛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品牌效应凸显,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残疾人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农牧民运动会、锅庄舞比赛等,推动残疾人体育、民族体育逐步发展,武术、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带动了城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活动不断、高潮不断、亮点不断”已成为西宁市全民健身新的特点;指导区县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领群众科学健身。
亮点四:
青少年体育实现新突破
积极参加全国性田径、格斗锦标赛及游泳联赛等高规格、高水平专业比赛,锻炼运动员队伍,提升竞技水平,彰显竞技体育发展成果。着力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宣传夏都西宁发挥积极作用。
亮点五:
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
市属公益场馆是西宁地区开展体育比赛、大型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全民健身场所之一。近年来各场馆立足西宁实际,深化运营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运营管理新模式,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从经营创收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转变,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公益职能作用,不断提升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为全民健身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西宁市体育场现有足球场1个、门球场3个、露天篮球场2个。体育场坚持全年每天6点至18点对市民免费开放,年免费接待活动40项(次),低收费接待活动10项(次),每年健身群众达75万人次。
●西宁体育馆是西宁市实行场馆免低收费开放的体育服务单位之一。近年来,积极创新开放理念、探索服务方式,先后免费开放乒乓球厅、台球厅、多功能厅等健身场所,每日早时段免费参加活动的人数达1000余人,年接待健身人群30万人(次)。体育馆采取免低相结合的模式在青少年培训项目中大力推广乒乓球、跆拳道、拉丁舞、民族舞等项目。室内乒乓球全年免费接待42000余人(次)、免费培训4800余人(次)。跆拳道项目每年免低费培训16800余人(次),寒暑假免费为中小学生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次)。
●羽毛球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共有14块标准羽毛球场地。中心实行早场低收费,寒暑假对中小学生定时免收费开放,每年春节、全民健身日免费开放,并免费接待一些公益比赛活动。
普及发展
掀起西宁市全民健身事业新高潮
以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梦”思想引领中国特色体育发展,既是体育部门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推进中国特色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广大的市民自觉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的行列中来。
变化一:西宁体育事业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高
2017年,西宁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以群众比较喜欢和便于接受的广场舞、民族舞、篮球、足球、门球、徒步等体育项目为起点,相继带动其他行业协会和俱乐部。钓鱼、游泳、跆拳道、武术、轮滑、街舞、自行车、围棋、太极拳、拉丁舞、徒步等20多个协会和俱乐部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和竞赛36余场次,参加活动的人数达到近5万人次。特别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举办的国际足球邀请赛、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吸引了欧美、西亚和国内知名运动员前来西宁参加比赛。同时,连续44年举办的西宁地区元旦环城赛和高原风筝挑战赛、山地自行车赛、徒步节等活动成为西宁市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品牌赛事,对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弘扬了西宁人民对体育事业的热情与挚爱,提升了西宁市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变化二:
构建高水平多层次体育服务体系
近年来,西宁市体育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总布局为指引,以补齐体育发展短板为重点,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体育发展模式。逐步建立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科学引导、配套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向基层延伸,向全民拓展。各社会团体、体育协会在政策的引导和政府资金的扶持下,年平均开展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的各类赛事活动60项(次)以上,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
勇创佳绩
彰显西宁市竞技体育发展成果
市体育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体育、强体惠民”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创新发展,挖掘、培养了一批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通过参加高规格、高水平的全国性专业竞技体育比赛,锻炼体育队伍,提升竞技水平,彰显竞技体育发展成果,标志着西宁市乃至全省从此在全国田径、游泳、搏击等竞技赛事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为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贡献出体育力量。
佳绩一:西宁市运动员入选国家少年田径队集训
今年以来,西宁市体育工作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为引领,全面推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年4月,在江西南昌举行的2017年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暨世少赛选拔赛中,代表青海出战的西宁市体工队运动员谭金莲经过连续两天四个单元的顽强拼搏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在女子800米中以2分10秒83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并被入选国家少年田径队集训。7月13日至7月16日,谭金莲代表我国少年田径健儿,征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2017年U18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800米比赛。
佳绩二:西宁市游泳小将勇夺全国金牌
4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的2017-2018“艾飞鱼杯”游泳俱乐部大联盟全国联赛中,西宁市游泳小将邢语桓连续作战,勇夺女子7-8岁组50米自由泳和蝶泳50米两个项目的金牌;金孟秋荣获男子11-12岁组100米蝶泳第二名。
佳绩三:全国首MMA综合格斗锦标赛西宁市选手夺冠
6月13日至6月17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17年全国首届MMA综合格斗锦标赛暨大成武艺中国MMA综合格斗超级联赛选拔赛中,西宁市派出了赵志康、陆正勇、王鑫、毕德力雅4名选手参赛,经过数场激烈角逐,赵志康、陆正勇分别荣获66、61公斤级冠军和亚军。西宁市4名选手作为西宁市搏击协会的注册选手,在历届全国比赛中均有精彩表现。其中,有“白马银枪将”绰号的赵志康曾获得2015年北京中俄对抗赛70kg、ACC格斗63kg、路德-FC 61.5kg、北京市武术散打比赛70kg冠军及2016年搏击王ckf金腰带争霸赛65kg冠军。
创新举措
描绘西宁市全民健身五年新蓝图
西宁市全民健身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国家全民建身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发展体育,增体惠民”为理念,制定了《西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为西宁市今后五年全民健身事业绘出新的蓝图。
新蓝图一:实现县区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城镇(社区)15分健身圈建设,新建社区体育设施、农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实现县区级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在医疗机构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全市体质健康监测点达到30个。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30天。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达到“两场一室一广场”(室外篮球场、排球场或羽毛球场,棋牌室或健身活动室,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合理建立健身站点、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健身房等。乡镇公共体育设施达到“两室一工程”(乒乓球室、棋牌室,乡镇农民健身工程);村级体育设施达到“一场一室一工程”(室外活动场地,棋牌室或健身活动室,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在宣传方面继续加大力度,鼓励上班族、老年人、农村人口、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城乡居民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新蓝图二:建立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400个
未来将在市、县区分别建立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全民健身协会和农民体育协会5个单项体育协会;建立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400个,其中,各县区建立单项体育协会25个以上(包含各类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各乡镇村(街道)建立单项体育协会2个,至少有1名以上专(兼)职体育工作者(社会体育指导员);逐步健全“行政组织-协会组织-社团组织-民间健身组织”四级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的功能,形成脉络清晰、管理规范、覆盖全面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到2020年,西宁市各项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每千人拥有4名;开展校园足球、篮球、田径等学校体育活动,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学生体质,将学生体质状况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注册体育特色学校达到65所以上。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确保学生在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度固定时间举行全市青少年体育活动,积极整合体育和教育系统资源,支持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大力扶持具有专业优势、场地设施条件的组织和机构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青少年户外体育项目,促进青少年体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力争使全市注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50个、青少年户外营地达到20个;持续重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传播推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赛马、射箭、摔跤、武术等民族体育项目,促进各民族交流扩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影响力。
新蓝图三: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将要达20亿元
到2020年,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20亿元。为此我们将以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环青海湖(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青海体育中心、西宁体育场(馆)等公共场馆为健身中心带,辐射带动三县健身中心建设。加快全民健身示范中心、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场馆和体育特色乡镇、体育公园建设,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区、示范点、集聚区、功能区和健身休闲产业区不少于50个;加强对体育组织、体育场馆、体育赛事和活动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推进赛事举办权、赛事转播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提升无形资产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新蓝图四: “互联网+全民健身”=高效便捷服务
实施“互联网+全民健身”,实时了解掌握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使用等全方位信息,促进全民健身信息网络的建成。开拓技术创新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方式,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形式,增强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利用“互联网+”催生各种新型体育社会组织、新型体育健身类微小企业的建立,通过政府优先或补贴购买体育互联网服务等方式推动其发展,为广大市民进行各类健身活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