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民情日记摘编(一)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17-08-21    浏览量:

  编者按: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管好抓紧,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了部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的民情日记,现予以摘编,供学习交流。

  扶贫工作民情日记摘编(一)

  第一书记不能“白当”

  城东区韵家口镇路家庄村第一书记 王亚飚

  2017年6月7日 晴

  叩开党员唐中寿的家门,我们被热情的邀请进屋,拉了会家常,他给我们说:“书记,今年要换届了,你们可要把我们村“两委”继续带好啊,要再出现闹矛盾的话,把我们新村二期就耽误掉了,你可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一年半前我们工作队无法得知的情况。党员和村民认可,村“两委”班子矛盾的化解、新村二期的破土动工等,每每想起这些事,我还依稀记得在解决问题时焦头烂额的情景,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欣慰和成就感。

  在刚刚入驻路家庄村时,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不健全,党员人心涣散,工作滞后,群众怨言大,被确定为全市软弱涣散党组织,让我这个长期在机关工作的第一书记倍感压力。怎样完成组织交付的重任,如何达到党员群众的期盼……,总不能说干不了、没法干,撂挑子吧。

  “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一名党员、作为驻村工作组的“头”,这个“第一书记” 不能白当。我要先理清思路、找准矛盾根源,找出一条适合路家庄村的路子,这样才能把这个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转化好,才能不辱“第一书记”的使命。驻村的头两个月,我们没干别的事,就是挨家挨户走,一户一户谈,把群众的意愿问明白,把村里的矛盾问题梳理清楚。两个多月下来,我们感到,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征地拆迁带来的遗留问题、“两委”长期不沟通造成的各种误会和猜忌、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久拖不决,这些问题把村子变成了区上的“老大难”。

  刚开始驻村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老百姓选上来的,就可以抛开支部自己单干。针对这种错误认识,我们反复找他谈,告诉他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告诉他党支部是村里的领导核心,群众自治也是党领导下的自治。又比如,脱岗的3名支委对村里的工作漠不关心,我们就找他们讲党员选你们当支委是对你们的信任,村支书和村主任不和谐,你们不能袖手旁观,甚至“坐山观虎斗”,必须主动站出来当好“润滑剂”。还比如,对党员作用不发挥的问题,我们与每一名党员谈话,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绝不能当群众的“尾巴”。道理越讲越明,事情越说越透,思想的疙瘩解开了,误会和猜忌消除了,党员的精气神又回来了,村里的工作也有了起色。在工作中我也感受到解决问题还是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有了群众基础才能干好工作。我们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常和老百姓、村干部心贴心、面对面的说掏心窝子的话,慢慢地我发现他们开始不把我们当外人看了。

  思想一通,事事都通。我们建制度、立规矩,抓学习、强宣传,支部的组织生活又恢复起来了,党员也有了“家”的归属感。“众人拾柴火焰高”,党员一动起来,我们工作队的压力就轻了,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工作大家一起来干。连续2年宣讲1号文件时,党员组成9个宣讲小组,一组承包一栋楼,挨家挨户上门宣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了激发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落实市委“十条措施”,严格实行党员积分卡制度,细化党员积分评比事项,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大家在村里的各项工作中争先恐后,你在创城中参加义务劳动,我就在春季搞植树绿化,你高考期间义务组建“爱心送考车队”接送考生,我就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党员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群众看到:党员像个党员了,支部像个支部了,“两委”关系理顺了,村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又回来了。

  党支部软弱涣散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应该想办法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好事,我们和村“两委”班子商量,要啃下一些影响群众生活的“硬骨头”。村内污水处理不当导致臭气熏天、严重影响村民生活,村容村貌不整、村民出行道路破损严重,新村二期住宅长达5年无法开工建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与村“两委”一起多次找区环保局协调,经过不懈努力,为村民争取到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工程。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方努力,去年4月,二期安置房终于破土动工了。看见村口道路通了,村里排污问题解决了,二期安置房动工建设了,村民们拍手叫好,我这个第一书记也没有“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