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源县:集团化办学成果初显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9-06-20 浏览量:
自2016年9月集团化办学开展以来,湟源县作为西宁市先行试点县,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的有利时机,借助全省一流的城西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优质引领、互融共建”模式,着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服务学生全面发展,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赵迎春老师来自西宁市十二中教育集团,现在是湟源县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副校长,来到这里已经快一年了。赵迎春感慨道,集团化办学不是一两节课的送教下乡,而是把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全部送下去。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从办公室到教室很短的距离,有七八名学生主动走上前用英语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一看到赵老师来上英语课,孩子们沸腾了,赶紧收拾黑板,帮老师摆放教具,英语课在美妙的歌声中开始。赵迎春说,“刚来的时候,学生们的基础很差,孩子们都不敢用正眼看老师。如今,孩子们都能自信地走上前用英语打招呼了。”
在集团化办学的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距离的限制。为破解这一难题,西宁市教育局搭建远程互动教学录播系统,在湟源县7所集团化分校建成录播教室22间,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集团成员校全覆盖,各校录播教室与集团总校和县域内实现了互联互通,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深化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年来,集团一体化涉及湟源县7个乡23所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共4638名学生,99个教学班,455名教师。通过参与同步教学教研指导交流活动和听示范课等培养帮带方式,湟源县乡村教师的工作激情被唤醒,“守摊子”的执教状态发生改变,教学理念、教育能力、教育责任明显增强;乡村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更加坚定,有效推动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75%的乡村学校在中考或小学学段抽考中教学质量稳中有进,乡村学生流失现象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