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家沟村民生活在最美乡村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9-08-15 浏览量:

【第一书记感言】
满怀着去农村干事创业的激情,从一名林业人,变身驻村“第一书记”,扎根脑山,依托自己林业工作的优势,一边做技术指导,一边做园林工人。充分利用田家沟村现有资源,做好发展规划,把田家沟打造成美丽生态特色村,探索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 李勇
【我的得意之作】
“我要在田家沟村的山上打造一片‘野芍药’花海,夏季可供观赏,冬季可以入药;我要在山间种满山杏,春天满山花香,秋天遍野红叶;我还想找到专业的园林设计人员,把村里的河道设计成拥有‘苏州园林’般美感的园林式河道;我要把田家沟村打造成‘大坂驿站’,成为过往游客歇脚的‘梦幻花园’,通过旅游带动村里的经济,让村民不仅能生活在花园般的环境中,还能过上富裕的日子……”这是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勇的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他正在逐梦路上砥砺前行。
李勇是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一名工作人员,自2015年1月起,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原林业局)承担起对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并派出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李勇作为第三任第一书记,2018年4月入驻田家沟村。
“田家沟村三面环山,有山山不秀、有水水不清;有绿不出彩、有人劳力少。”初到田家沟村,面对村里的现状,如何更好地利用村里的资源优势、如何让这里成为山清水秀的‘最美乡村’、如何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李勇每天想的最多的事。
园丁书记给村子换上“绿装”
初到田家沟村村委会,院子里生硬单调的环境引起了李勇的注意,优化办公环境成了他得到村民肯定的“敲门砖”。积极跑动,争取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第一时间拿出绿化方案,投入资金3万元为村委会办公楼前新修建花园,同时完成的还有大门口两侧的绿化。实施花园建设后,村委会院子和门前生机盎然、焕然一新,村民们对这个“园丁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家门口”美了,李勇又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荒山,如何让荒山变“青山”?这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联系市县两级林业和草原局争取资金、动员村民参与植树、手把手指导村民施工……历时一个多月,李勇既当联络员,又当施工员,辛勤的汗水洒遍了荒山荒坡,终于解决了该村两面荒坡的整体绿化问题,完成306.6亩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程。同时,为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提供了务工机会,为村贫困户直接增收8万元。
树种好了,如何浇水成了新难题。李勇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垫资去县里买泵,带领村民上山挖蓄水池、接管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看着喝饱了水的树苗,李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李勇争取项目投入200万元,修建村属茶园木屋14间、木栈道1418平方米,并于当年修建完成。该项目承包竞标工作也已完成,承包合同为期五年,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
利用地理优势打造“大坂驿站”
潺潺泉水从石像口中吐出,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蹲在泉水边洗菜,家养的白鹅在泉水边的河道中嬉戏……“你能想象吗,这里原来是个垃圾沟,臭水横流,夏天蚊蝇滋生,是我们的第一书记改变了这里的原貌。”村民笑意盈盈地告诉记者。
“田家沟村处于西宁至大坂山的途中,我想把这里打造成‘大坂驿站’,让过路游客可以在这里歇歇脚,远离城市喧嚣,感受一下山村的静谧,由此拉动村里的经济。”李勇说。
为美化田家沟村人居环境,配套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以来,驻村工作组争取到市县两级林业部门河道两边绿化治理项目,落实帮扶投资40余万元,绿化和改造治理河道1.7公里。配合完成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投入278万元,修建了两处文化广场,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长廊30米、六角亭两座,土改砖5343平方米,农户大门改造100户,安装路灯60盏。同时,积极争取旅游扶贫项目,2016年从省扶贫开发局争取到项目资金300万元,并得到县旅游配套项目资金24万元,完成了上山木栈道和观景台、度假休闲园、自助游营地、民宿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2017年落实100万元项目资金,停车场项目于2018年实施完成。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都自觉爱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不仅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仅村里的农家乐两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这让大伙乐开了花,也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希望我们田家沟村越来越美,大家都来我们这里旅游‘打卡’!”村民张尕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