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暖流让丁春花有了新希望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19-11-21 浏览量:
“你和爸爸的身体怎么样,还好吗?”
“我们挺好的,不用担心。对了,八一社区的工作人员前两天打电话,说是你和媳妇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等过几天就可以上班了。”
“真的吗?真是太好了,那我赶快把这边的事情结束掉,过两天就回来。”
……
在视频中和远在新疆打工的儿子冶明良聊完后,家住大通县舒裕家园的丁春花有些激动。
多亏了好政策,才能顺利去念大学
今年50岁的丁春花,也曾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丈夫在外上班赚钱,她在家照料两个儿子,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美满幸福。
直到几年前,大儿子被确诊患有脑部囊肿,肢体4级残疾。变故便接踵而来:儿媳患有手部残疾;煤矿倒闭,丈夫内退,家里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小儿子考上大学,需要大笔的学费。
“多亏了社会救助政策,我们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小儿子才能顺利去念大学。”丁春花感激地说,如今,社会救助这股暖流让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大通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德良表示,近年来,大通县坚持把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按照规范化管理、务实化运作、创新化推进、全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以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建立健全了以低保和特困供养为基础,临时救助、大学生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重燃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这些年,丁春花家里只要遇到困难,社区人员就会过来帮忙,民政方面有哪些最新的政策,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帮着想办法,帮忙申请。
“今年8月,社区的工作人员又来了,说是有社会救助最新政策,可以帮我们申请低保金,而且审批方便,速度快,材料也不需要那么多,我们8月中旬把申请手续交上去,月底桥头镇就把低保金发放下来了。”丁春花说,现在,家里每个月收入增加了1597元,快5岁的孙子也上了幼儿园。
“为探索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审核审批管理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全面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今年3月起,大通县以桥头镇和极乐乡为试点,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试点工作。”王德良告诉笔者,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城乡低保4455户9214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282.81万元,极大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现在社会救助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自己也要好好努力,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丁春花目光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