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娃子”在革命熔炉中成长

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

来源:延安精神库    日期:2020-12-15    浏览量:

  1915年三月初六,张思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六会场韩家湾一个贫苦的佃户家庭。从他出生起,家中早已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米无一颗。久病在身的母亲更是没有一点奶水来喂养他。张思德是靠吃母亲一点点讨来的“百家谷”熬成的谷米糊,才保住了性命。因此,母亲给张思德起了个乳名:谷娃子。这其中也包含着穷苦人民对生活的强烈期望。

  苦难的生活使母亲很快离开了人世。不满七个月的张思德便为叔母代养。时隔不久,张思德的两个长兄,一个暴死在田里,一个饿死在街头。迫于生计,父亲也流落他乡,从此杳无音信。

  中国有句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十二岁起,张思德便挑起了生活重担,耕田种地,拾柴煮饭,割草放牛,“历尽了旧社会一切压迫剥削的苦楚”。①后来,由于张思德得罪了韩家湾的大地主范有万,全家遭到了范有万一伙的洗劫。在这个恶霸的威逼下,痕伤累累的养父背着所剩无几的几件破烂家什,带着全家迁到二十里的六合场居住。但是,在那苦难的社会,六合场又何尝是穷人的天下?六合场又何尝没有剥削和压迫?刚逃狼群又落虎口。六合场的大地主杜含英又骑到他们这个“外来户”的头上,不久,养父含冤而死,苦难生活的重担又全落到了年仅十五岁的张思德肩上。

  坎坷的生活辗转使张思德逐渐懂得穷人的死敌不是哪一个地主而是天底下所有的地主,穷人须和穷人团结起来,互相帮助的浅显道理;苦难生活的磨炼又造就出张思德坚强不屈的思想品格和刻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在他走上革命道路之后,这一切便升华为一种自觉彻底的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革命精神。

  1933年8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开进了仪陇县,一举解放了离六合场三十里地的立山场。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一样,这一消息在六合场掀起了轩然大波。六合场的劳苦群众沸腾了,他们欢呼:苦难的日子终于有了尽头了。张思德,这个饱经旧社会一切磨难的苦孩子,更是激动不已,并暗暗下决心要参加这支为解放穷人而奋斗的队伍。就在人们翘首期待红军到来的时候,年仅十八岁的张思德只身一人夜行三十里地到立山场去迎接红军。第二天,他便把红军引到了六合场。苦难的群众为红军的到来而欢呼雀跃,也为张思德的勇气和胆识惊讶不已。

  六合场获得了解放,劳苦群众终于当家作主。刚刚组建的六合乡少先队也积极地参加了保卫新政权的斗争。张思德担任少先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少先队员们机智勇敢,独立地生擒了逃亡地主陈自轩、杜含英,同时担负和出色完成了多次放哨及通讯任务。在这些斗争活动中,张思德总是带领队员们冲在最前面。

  1933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对苏维埃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四川的大小军阀也乘机联合起来进攻红色政权。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红军在新区开始扩充队伍。张思德在全乡第一个报名参军,担任通讯工作,正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从参加红军,转战川北,北上长征到1940年春调往延安近七年的时间里,在红军队伍这座革命熔炉中张思德的革命意志和思想觉悟不断地得到锻炼,不断地得到提高,逐步地变为一个自觉的成熟的革命者,并于193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在具体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每一次的战斗中,在每一次的任务里,他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战斗在先。他英勇的战斗精神,刻苦忘我的劳动态度,高尚的品格,淳朴的作风,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1934年春,在川北的一次战斗中,张思德腿部不幸中弹,血流不止。但他没有退却,只身夺回敌人的两挺机关枪,使战斗得以尽快结束。战斗结束后,他没有因之而胆怯,更没有懊悔,短短几个月枪林弹雨的斗争已经使他初步懂得这是一支真正为劳苦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队伍,自己为之战斗而负伤,甚至是牺牲生命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同年11月张思德被调往特务连当班长。不久,特务连奉命去关口梁剿匪。关口梁是一个方圆十里的大山寨,地处交通要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艰险。特务连的同志来到后,苦战一个通宵,也未能攻下山寨,为此同志们感到异常焦急。这时,张思德突然来到连长面前,请求带几个人,攀登山寨,实施强攻。得到允许后,他便带领四个战士,身背大刀,腰别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抄小路向寨门冲去。就在他们要冲到寨门跟前的时候,敌人的两挺机关枪喷射出密集的子弹,“哗、哗”地扫过来。小分队被压在土壕里抬不起头,一个战士刚要拔出手榴弹往外扔,张思德一把按住。他冷静地观察了一下,命令大家拔出两个手榴弹,同时扔了出去,顿时,浓烟四起,乘着烟雾,他们飞速地冲到墙根下。张思德迅速地搭着人梯爬上寨顶,抽出大刀,砍死守敌,炸开了寨门,为大部队的冲锋辟开了道路。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了长征。7月,张思德随部队来到丹巴境内的黑水河边。

  黑水河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河面虽不宽,但两岸尽是刀劈斧剁似的悬崖峭壁,一年四季,水流湍急。翻卷的大浪不断地撞击着礁石,几里之外就能听到滚滚的浪涛声。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根秫秸粗的铁溜索,高高地搭在两岸。山风吹来,左右摇晃。溜索上面生了一层红红的铁锈,表明已经很久没人用了。显然从溜索过河,须冒极大危险;但是附近一时难以找到渡船。而绕道走恐怕又耽搁了行程。一时大家都觉得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张思德一把勾住吊在溜索上的一个竹筒,果断地说:“我先过去”。战友们都知道张思德的腿几次负伤,至今伤口未愈,恐怕他吃不消,便上前阻拦。但张思德还是果断地用力一蹬腿,顺着溜索滑了出去。看着剧烈抖动的溜索,战士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可是,张思德似乎把自己的危险压根就忘到一边了。他不时停下来,使劲摇晃摇晃,一段一段查看,确信溜索坚固后,才招呼同志们过去。又一次为部队的行进克服了险阻。

  在这里,我们所叙述的仅仅是这期间他所经历的无数次战斗中的几个片断。面对困难,面对敌人,生命的危险是显然的。但他想到的是为普天下劳苦群众的解放,牺牲自身生命又有何妨!这绝不是虚伪的逞强,更不是别有企图的炫耀,只能是在坚强意志和为人民献出一切的彻底精神下作出的伟大行为。实际上,在我们没有叙述的那些战斗中,哪一次他又不是冲锋在前?哪一次他又不是舍生忘死呢?

  不仅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张思德是一马当先,奋不顾身,即使在连队的其它活动中他也是身先士卒。

  1935年8月起,张思德所在的部队两次进入人迹罕见的雪山草地。张思德担任通讯营班长。草地上行军困难重重,再加上传讯、送信,班里的不少同志感到有点吃不消。这时尽管他多次负伤,身体极度虚弱。但为了减少战友们的体力消耗,使更多的同志能够走出草地,每每遇到通讯任务,他常常是揽在自己身上,当部队夜晚宿营的时候,他总是坐在篝火旁,不断地加添柴禾,以便使大家能够整夜获得一点温暖,并把捡来的湿柴烤干,以便第二天起火用。草地上艰苦的行军和超强度的通讯工作尽管远远超过了一个常人的身体负荷,但是,凭借着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张思德硬是挺过来了,他从没叫过苦。

  部队行进到了草地深处,饥饿给红军战士带来了空前的危险。干粮和青稞吃光了,骡马也被杀吃了,皮带、棉絮、枪背带被吃得所剩无几。为了战胜无情的饥饿,为了部队能够走出草地,连队党组织向共产党员发出号召:尝百草!

  茫茫草地,青草丛生,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轻者中毒,重者死亡。张思德这时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在尝百草的活动中常常抢在前面。每碰到一种草,他总是先尝尝。一旦发现能吃,便马上告诉大家和其他兄弟连队。有一次,部队来到一片水草茂密的沼泽旁宿营。有个战士突然在水塘边叫起来:“这儿有野萝卜、有野萝卜!”。张思德急忙跑过来一瞧,果然池塘边上长着一丛丛叶子好似萝卜叶的野草。那个战士拨了一根就往嘴里送,张思德一把夺过来,自己先尝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感动头晕眼花,紧接着腹部一阵阵绞痛,顿时失去了知觉……等他醒过来时,他对战友们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快去告诉别的同志,我不要紧”。

  1936年8月,当部队进到草地边缘时,葛曲河——这条黄河上游的支流,又横在了他们的面前。河虽不深,但冰雪化成的河水冰冷刺骨,且水势甚急。见此情景,张思德便和几个战士主动地站在河水深处护送不会游水的同志过河,直到全营战士通过他们才堂上岸边。就在他们拧干衣服,准备赶路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呼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总部医院的几个女战士被一股直泻下来的冰水冲向下游。张思德猛地甩掉头斗和步枪,飞速向下游跑去,其他几个战士见状也跟了上来,纵身跳入水中,拦住了被急流冲下来的同志,把她们送上岸。等张思德上岸时,冰冷寒水的刺骨和右腿上发炎伤口的剧烈疼痛已经使他讲不出一句话了。

  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的普通战士。为了战友们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解放,他早已没有了“自我”。

  张思德跟随部队长征到陕北后,由于他在长征路上的多次负伤,身体甚是虚弱,因此组织上决定让他到设在云阳的“荣誉军人学校”休养、治疗。

  “荣校”虽然远离了前线战场,但张思德并未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他利用这段平静的日子加紧学习认字、写字。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每当“荣校”党支部组织学习毛主席有关著作和党中央有关当前时局的政策文件的活动时,他都积极参加。活动之后,他经常向老党员、老战士就一些理论问题进行请教,展开讨论,短短的时间里,他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有了显著提高,并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37年10月,“荣校”党支部经过认真考查,认为他已具备了一个党员的资格。张思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面对鲜红的党旗,他举起手臂庄严地宣誓到:“我是穷苦出身,我跟定党,跟定毛主席,革命到底,永不回头!我一定不怕吃苦,不怕牺牲,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带领群众,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要勇于献出自己的一切!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②。这是他的入党誓言,更是他一生真诚遵行的行动准则和人生目标。事实上,在入党前他已经在按照这个准则努力地奋斗着,入党后他更是把它作为整个生命的唯一价值所在。

  在“荣校”,张思德不仅对自身的思想要求是严格的,而且很关心其他同志的思想进步,帮助他们明确认识,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当时,八路军留守处也设在云阳。为了保卫“荣校”和留守处的安全,防止国民党及其他反动分子的暗中捣乱,成立了荣校警卫连,张思德被调去担任一排三班班长。三班有个解放兵,是南方人,因为想家而闹情绪。每当轮他站岗,他就装病请假。后来,在班务会上有的同志批评他装病。会后,他干脆一装到底,连早操也不出了。张思德看到这种情况,就把自己的床铺搬到这个战士的旁边,和他谈心。原来,这个战土家境也很贫穷,在给地主打长工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直罗镇战役中被红军俘获。他对红军还缺乏深刻了解,认为在哪边都是当兵,没有什么区别。张思德了解这些情况后,不是空洞地说教,讲些大道理,而是通过班里战士身上的典型事例耐心地启发他,帮助他树立正确的认识和革命信念。后来,这个同志真的病了,张思德便给他病号饭,他的鞋破了,张思德便精心地编了一双送给他。在张思德细致入微的帮助下,这个同志深受感动,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转变,并成了班里的骨干分子。警卫班还有些战士认为在这里呆着没意思,不如前方打仗痛快,工作中很不积极。张思德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耐心地开导和教育大家,终于使这些同志认识到:这里也是战场,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在张思德的热情帮助下,班里的战士认识上达到一致,工作中打成一股劲。那些原来思想认识不清的同志都举起大拇指对张思德说:“班长,我们服你啦!我们懂了。”

  战争岁月里,八路军的生活本来就是艰苦异常,而张思德在生活中更是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但是,对于有困难的同志和贫苦的群众他却总是那样慷慨地予以帮助。

  “荣校”警卫连刚刚成立的时候正是国共合作的开始阶段。国民党每月发给每个八路军战士一块大洋作为生活津贴。当时,有个别同志认为当兵的是提着脑袋革命,说不定那天就去会见阎王爷。因此,在生活中颇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作风。每当大洋一发下来,便大手大脚,几天就花了精光。而张思德却从不乱花一分钱。他领到津贴的时候,总是小心地收藏起来。但他绝不攒“私房”,更不是“吝啬鬼”,而是把钱用在正道上,用来帮助他人,为同志们服务。

  当时,国民党虽答应给八路军发军装,但实际上并没有保证。许多战士穿的衣服仍是补丁打补丁,脚趾常常露在外边,生活很是艰苦。看到这些,张思德便弄了个小包袱,里面尽装些碎布头。遇到节假日,使到街上用自己攒下的钱买一些碎布头、麻绳、针线之类的东西,不断地充实他的小包袱。同志们的衣服破了,鞋破了,就都到张思德那里去拿布头、针线。大家还给张思德的这个包袱起了个名字叫“百宝箱”。有的同志钱花光了,就到张思德那里去借,可给他还钱的时候,他却说啥也不要,并告诉那些大手大脚的同志要节约用钱。

  张思德不仅对连队里的战友们予以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就是对素不相识的穷苦人、流浪汉,他也是慷慨解囊,积极帮助。在一次行军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娘在路边伸手乞讨,他毫不犹豫地就把一块大洋放到了老大娘的手中。事后,他对大家说:“我也讨过饭,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对自己是那样的“吝啬”,对同志、对人民却是那样的慷慨,这就是张思德。

  1938年春天,云阳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地制造摩擦事件。荣校和八路军留守处被迫开始长途行军,向旬邑土桥一带转移。在行军当中,许多同志的鞋都脱了帮,还有些同志连鞋底都磨穿了。关中的路边又长满了疾藜,战士们的脚上扎了不少刺,举步异常艰难。大家多么渴望有一双结实的鞋子穿。针对这一情况,张思德提出打草鞋,但找不到稻草。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丛可以打草鞋的马蔺草,便割了一捆,夜晚宿营的时候,他干了一个通霄打了三双草鞋,送给了三位鞋子最烂的同志穿。在以后的行军途中,大家一发现类似的草便割了下来,到夜晚宿营的时候,张思德就开始给同志们打草鞋,并且也教会不少同志打草鞋,为部队行军解决了一大难题。

  对待工作,张思德更是尽忠职守。不管是什么样工作和任务,他都是兢兢业业地去完成。

  “荣校”和留守处搬迁到了土桥的坎花宫村。冬天就要来临了。为了解决取暖问题,上级决定进山烧木炭。张思德带领一班战士来到了山里。烧木炭是一个既费力又费时的技术活。从砍伐木材到烧成木炭,每一道工序都需花费相当大的力气和功夫。在前后三个月的烧木炭过程中,张思德的手臂上打下了一道道的血痕,手掌上打起了一串串血泡,但他从未叫苦,也没有向组织请假。在他的带领下全班超额完成任务一万多斤,且窑窑都是优质炭。烧炭结束后,张思德被党组织评为劳动模范。

  1938年7月31日,张思德奉命带领全班十名战士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8月2日他们分乘十辆卡车从西安出发把一批急需物资押送延安。下午时分,当汽车行进到黄陵半山腰时,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前面的一辆汽车抛了锚,车队被迫停息在半山上,前后拉开了半里多长的距离。而那些雇来的司机不顾一切撇下汽车,就去投店了。十辆汽车只有十一人守护。为了保证物资的安全并使大家能互照应,张思德让每个战士守在一辆车上,自己却顶着风雨从山上到山下,再从山下到山上不间断地来回巡逻检查。他让战士们在车上轮流休息一会儿,而自己却来回忙碌了一休,一刻也没有停歇。第二天他们把物资安全地送到了延安。对工作,张思德就是这样身先士卒,尽职尽责,一丝不苟。

  张思德的眼光不仅仅是局限在班组里或连队里,走到哪里,他都时刻想到驻地群众的利益。1940年初,“荣校”警卫连调到了甘泉的下寺湾。为了解决部队的住房问题,缓解对乡亲们的压力,连队决定自己动手盖三间房子。就在房架刚打起来时,上级通知连队过几天要调到延安去。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同志认为连队马上搬迁,盖不盖房都无关紧要了,于是干活没积极性了。张思德心想,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房子盖好,连队不用,可以留给老百姓用,这也是为人民谋利益,有什么不好呢?于是他给那些干劲不足的同志耐心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大家听完都赞成他的想法。最后,三间房子终于在连队临走之前完工了,交给了驻地百姓。张思德就是这样,即便是在很细小的事情上,他也时刻关切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①《解放日报》1944年9月21日。

  ②《张思德的故事》,中国少儿出版社1978年版,48页

  

延安精神探源/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著.—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