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瞬间丨1959年首都十大建筑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21-04-08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1959年首都十大建筑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典,决定在北京兴建一批公共建筑作为国庆献礼,以展示年轻共和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纪录片《北京新建筑》:来自各地和各个方面的专家们正汇聚一堂,讨论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大会堂的工程设计方案。这个未来的建筑物包括着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有效建筑面积还大。
△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
1958年9月5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召集了上千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传达中央通知,并迅速着手启动国庆十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周士琦:有人说:你们这是照搬苏联。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还是考虑中国自己的情况。那么短的时间,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干,总理是总指挥。
△原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镈为周恩来总理讲解人民大会堂方案
考虑到当时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工期紧张以及各种其他困难,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修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并要求在1959年国庆节时投入使用。
北京建工集团原总工程师 杨嗣信:那时候所盖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多层的建筑,最高也就是六层,十大建筑,那是给北京添了不少的光彩。当时十大建筑施工的条件是非常差的,建筑材料供应很落后,另外,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机械化程度很低,砖往上面运输都是人工搬运的,都是用扁担挑的,我也挑过砖。
△人民大会堂建设施工现场
当时,新中国还没有建造10层以上楼房的经验,想要在不到400天的时间里建造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的10座大型建筑,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对这项工程给予了极大的关切和支援,无数劳动者把长安街沿线变成了火热的建设工地。
当年建设者 张旭:宴会厅铺芦席纹地板,正好赶上夏天。没有穿背心的,就是光着脊梁、小裤衩,24小时不停工。那时候荣誉感特强,一说干,嘁哧咔嚓,好,这就玩命啊。你没有点革命精神,就是不行。
△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
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昼夜奋战,不眠不休,就连路过北京等火车的旅客也会利用候车的那点时间,争先恐后来到工地上,为国家铲一锹土,搬一块砖。从1958年9月确定国庆工程的建设任务,到1959年9月国庆十周年前夕,“首都十大建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建成竣工,成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时至今日,这些建筑仍傲然矗立,气势恢宏,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追求美好未来的壮志雄心和无以伦比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