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02

来源:    日期:2021-03-29    浏览量:

  1. “一区四园”促发展

  1992年12月16日市委印发《关于认真实施西宁市建设内陆开放城市总体方案》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开发区的初步计划和目标,1993年2月成立高新技术、桥头、通海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

  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五四大街西段和乐家湾机场两大区域,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医药科技等产品;桥头开发区地处大通城郊,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依托区内八大企业,安排新的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项目;通海开发区主要利用地处多巴以南的原5237厂设施及千余亩厂区,重点进行抗盐卤水泥、建筑构件、环保设备生产及野生动植物的繁育,1995年机构改革中,将上述开发区合并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在原开发区基础上成立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为东起小峡口、西至青海民院东,北自湟水河南等、南到南下脚下,征地4.4平方公里。9月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行使省级经济管理权的政府派出机构,下设经济开发、财税、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发区按照以工业项目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主一致力”方针,对入驻企业实行减免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建税、进出口关税等优惠政策,以机械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特色资源开发为主,逐步形成全省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工业经济聚集地、高新技术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排头点。青海生物科技园区于2002年4月建立,位于城北二十里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医药、生物技术、绿色食品等。甘河工业园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以西、多巴以南,于2002年7月设立,现已形在以铅、锌、铝等有色冶炼和化肥、建材为主的产业集群。

  2006年3月,按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对各开发区进行整合,成立新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分东工业园区(原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产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进而将原城南新区纳入南川工业园区,遂成“一区四园”格局。2007年12月18日至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建军在视察各园区时强调,西宁发展看工业,工业发展看园区,园区要在产业、融资,招商、环保、技术、服务、人才、品牌、机制、社会责任10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2010年底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84.7亿元,入驻工业企业264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45.5亿元,分别占省、市工业增加值的23.71%和52.8%。

  2. 共创民族团结进步

  西宁原为古羌人所居,后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并形成多种民族宗教文化。到2010年,全市藏、回、蒙、撒拉、满、土等33个少数民族人口已达55.4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5.16%,设有民族自县一个,在50个乡镇中设有6个民族乡,经注册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89处,并建立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自1980年起,每年9月,为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月。期间,市委、市政府均提前召开专门会议,成立相应机构,对宣传教育的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作出具体安排,并由统战部、宣传部、市民宗局等部门,组织人员对各单位、各区县学习教育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各单位组织干部群众,采取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答卷测试、知识竞赛、联谊演出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并定期进行总结表彰。至2008年,先后7次对216个先进集体、352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按照1996年12月中共西宁市九届十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自1997年4月,市文明委、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等单位,在全市宗教界组织开展了 “十星”寺院创建活动(三自五爱国星、遵纪守法星、学习宣传星、团结稳定星、服从管理星、遵守规章星、减轻负担星、环境卫生星),进而建立了市级党政领导联系宗教界代表制度。2010年开展的“十星寺院”评比活动中,在全部283座寺院中,被评为10星寺院171座,9星寺院83座,8星寺院21座,7星及以下寺院8座.2006年开展了“平安寺院”创建活动。2009年积极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管理工作。2010年深入开展寺院民主管理工作,成立宗教活动场所民主评议委员会281个。通过创建活动,增强了宗教界人士的祖国意识、政府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提高了宗教事务管理水平。

  2003年5月29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的实施方案》,2004年4月13日又印发了《实施意见》并成立领导小组,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市文化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坚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幸福”的原则,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各单位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广泛深入进行“三个离不开”教育,查摆存在问题并按“慎重稳妥、依法处理、教育疏导、实事求是、属地管理”的原则予以解决,逐步建立起组织领导、学习教育、促进发展、查处矛盾、表彰奖励等5个团结进步工作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使各族群众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自1984年起,大通县、城东区及东关清真大寺等,多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称号。

  3. “扫黄打非”除污染

  1982年,根据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清除精神污染和加强思想战线工作的意见,市委召开会议,就西宁地区开展查禁淫秽书画和反动黄色音像制品工作做出具体部署。1983年在市委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市委领导反复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制造精神污染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并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自觉清除“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净化文化市场。198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整顿和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并成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市政府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工商局、市邮政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宗教局、西宁晚报社、各区(县)等20个成员单位领导参加的西宁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西宁地区的“扫黄打非”工作。1990年至2010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每年都做出经市委、市政府审查同意的西宁市“扫黄打非”行动方案。

  市委、市政府把“扫黄打非”作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一场渗透与反渗透、腐蚀与反腐蚀、分化与反分化、争夺与反争夺的严肃政治斗争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县党委、政府和各单位党组织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宁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精心安排部署每年及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力量集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针对西宁市文化市场点多面广、相对复杂的实际,把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指导规范与专项打击相结合,对文化市场的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反复清查整治。坚持每年数次开展以出版物、印刷复制企业、音像、网吧、文化娱乐场所为重点的专项治理行动,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宣扬“藏独”的非法宣传品、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宣传品、非法宗教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光盘)等;依法加强对互联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查处、封堵有迷信信息的传播;开展以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销售、出租盗版音像制品为重点的集中执法季行动;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净化社会环境、集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的“反盗版百日行动”。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了信息反馈和举报制度,在全市设立了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聘请“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五老人员参与市场监督管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强对源头的治理,将城西区电子音像城、城东区火(汽)车站地区、城中区图书批发城、湟中县藏文图书市场作为重点,实施全天候监管;先后同西宁市管理的82家印刷企业每年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等;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印刷企业和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对企业经营人员进行法治和业务培训;实施“黑名单”追究制度,对造成恶劣影响和屡查屡犯的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商户名坚决予以取缔并吊销经营许可证;在非法出版物运输传递环节上加强监督检查,截断非法出版物的流通渠道。

  1990年至2009年,全市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专项治理、重点打击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共出动检查人员4.39万人(次),清查出版物经营店7860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5.68万盘(张),其中收缴盗版图书、报刊5.32万册,检查网吧6886家(次),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不断规范。

  4. 创建文明提素质


  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1996年到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随后,中共青海省委制定了《关于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中央要求及省委部署,12月27日,中共西宁市九届十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后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六大目标,即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精神文明建设保障体系。2002年2月8日,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分三步建设文明城市部署,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西宁市创建文明城市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科教文卫事业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等各项任务,提出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定目标、分解任务,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开展竞赛、抓好载体,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督促检查、狠抓落实,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在近几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部门,又相继制定了《关于在农村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的安排意见》、《关于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安排意见》等,进而修订、颁布了有关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禁止卖淫、嫖娼,严禁酗酒等地方法规,修订和制定了机关、居民、游客、个体工商户、医务人员、教师等行业守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文明机关、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标准,广泛组织开展“十佳文明市民”、“十佳道德标兵”、“十星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2007年,全市市级文明村25个,县级文明村398个,创建小康文明村134个,10星级文明户20000户;2010年,西宁市及城东区、城北区、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桥头镇、湟中县多巴镇、湟源县大华镇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另有150单位分别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兵、文明窗口单位等,3人被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湟中县拦隆口镇、城东区王家庄村分别荣获国家级文明镇、村,西宁市粮食储备库、西宁市汽车站等11个单位荣获国家级文明单位。西宁市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从2010年5月开始,西宁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

  5. 集中开展“普法”教育

  1985年2月,依据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中共西宁市委发出《关于认真普及法律常识教育的通知》,并批转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向全市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要求从1986年至1990年,对公民进行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此后又分别于1991年至1995年、1996年至2000年、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在全市公民中实施“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普法教育。

  在25年的普法教育中,先后有重点地组织学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合同法》、《劳动法》、《交通法》、《森林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以及《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

  为了加强对普法教育的领导,市委决定成立普法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全市普法教育工作。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听取普法教育情况汇报,研究制定工作措施,调整领导小组成员,落实各项工作经费,保障普法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专门检查普法教育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解决难点的作用,确保普法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市委、市政府在组织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抓领导干部的普法教育。西宁市县级以上地区、部门的党委(组)均建立起中心组学法制度和法制讲座制度,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把法制教育课列为干部培训必修课。在县科级以上干部中开展“每周一题”、“每旬一题”、“一月学一法、一法一考试”等活动,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学习法律常识。坚持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和干部学法档案制度,并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之一。二是抓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学校把普法教育作为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订购《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人手一册,通过教师授课、以案释法、座谈讨论、习题作业、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培养法制观念。同时,配齐配强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发挥他们普法教育的作用。三是抓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形成忠于法律的人格风范,崇尚法律的行为规范,遵守法律的道德风尚,执法为民的思想境界,担负起依法治市的战略任务。四是抓分散群体、流动人口、宗教教职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普法教育。采取法制宣传员发放材料、送法入户、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深入细致地向他们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他们普遍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五是抓广大农村(社区)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在加强对村委会、社区干部法律培训的基础上,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员和法律教材的“双进户”活动,在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四个一”建设。即一个永久性法律宣传栏、一支法律宣传自愿者队伍、一所社区法律学校、一个法律知识图书馆。六是抓“媒体”宣传,增强普法教育效果。通过制作普法宣传公益广告,电视台开办《生活与法》专题节目,报纸开辟《法治时空》专栏,制作播放《无路可逃》等系列电视剧,开通西宁普法网络,制作喷绘法制宣传墙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普法教育。“五五”普法期间,全市举办法制讲座8600场、演出法制文艺节目1100场、赠送法制展板1000块。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宁市的普法教育扎实有效。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正朝着建设法治西宁的目标迈进。

  6. 推进“平安西宁”建设

 

  为了尽快把西宁建设成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秩序更加良好、环境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2004年9月,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建设“平安西宁”的决定》,制定《建设“平安西宁”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市建设“平安西宁”动员大会。市委强调,要把建设“平安西宁”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努力创新建设形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均组建期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平安建设的规划。各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承担起建设“平安西宁”的各项任务。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主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共同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同时,市委决定把建设“平安西宁”的成效作为检验、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作为晋职晋级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加强基层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各族群众以高昂的热忱、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建设“平安西宁”、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列工程中的基础上,按照“五个阶段”的建设目标,深入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 “平安小区”、“平安村镇”、“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本地区、本部门治安稳定的小气候,积小安为大安,形成稳定和谐的大环境;加强治保调解、民兵和治安联防等组织建设,及时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狠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起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为依托,以案发多的人群、区域、时段、行业为重点,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指挥高度统一,防范控制严密,反应迅速灵敏,处置及时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力度;抽调力量,依法对城市、学校、厂矿周边地区的网吧、娱乐场所、音像制品单位、出租屋、报刊点、交通秩序、消防隐患进行多次清理整治,治标治本。

  到2010年,建设“平安西宁”的工作达到了“五个90%以上”目标,即群众参与面达到90%以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覆盖面达到90%以上;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公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全市平安建设合格率达到90%以上。

  7. 中共西宁市委第十次代表大会

  中共西宁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97年5月6日至9日在西宁大厦举行,出席大会正式代表363名,列席代表24名,代表全市36215名党员。赵乐际作《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改革开放,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六年来,全市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工作大局,认真实施“加快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势力,强化城市功能,建设前进基地”的发展战略,完成了“八五”计划和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51.69%,年平均增长7.19%;财政收入比1990年增长57.34,年平均增长7.85%;1996年市属工业总产值达19.37亿元,比1990年增长61.82%,年平均增长8.35%;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3.6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9和1.6倍;安居工程全面启动,经济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全市兴起,对行业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大会提出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继续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面实施“科教兴市”规划,加大资源转换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九五”计划,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把西宁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保持10.4%增长速度,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4%,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

  大会提出要努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西宁改革和建设新机遇;二是调整结构,壮大规模,努力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三是突出重点,加快步伐,促进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和城市建设发展;四是敢闯敢试,锐意创新,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五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发扬民主,完善法制,努力保持和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强调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大会选出由35人组成的第十届委员会。十届一次全委会选举11人为市委常委,赵乐际(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当选为市委书记,刘光中,李津成、王秀珍(女)、刘乃山为副书记。同时选举产生中共西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9人,魏一起当选为市纪委书记,候生勤、赵录、赵金耀当选为副书记的。

  8. 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1998年11月21日,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党纪教育的意见》,1999年1月11日,省委印发《中共青海省委关于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意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西宁市分三批认真组织开展了“三讲”教育工作。

  1999年2月26日,市委成立了西宁市“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随后即在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首批开展“三讲”教育。在第一阶段思想发动、学习提高中,采取封闭方式,通读并部分精读了中央规定必读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重要文章、讲话及有关文件,各自撰写了心得体会,并组织了学习交流讨论。在自我剖析,听取意见的第二阶段,重点联系自1992年以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采取自己找、群众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从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党性原则、实事求是等方面,认真查摆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存在的问题、差距,并认真撰写、反复修改自我剖析材料。第三阶段主要是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各大班子主要领导,主动与班子各成员开诚布公进行谈心达117人(次);在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同志自我批评不遮掩,相互批评不护短,加深了感情,促进了团结。在第四阶段认真整改、巩固成果期间,针对前期查摆出的问题和从群众中征求的意见、建议,先后分三批对157个问题立说立行的进行了整改,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有关加强经济工作的领导、深化干部制设改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改善投资环境、加强老干部工作等8项制度,进而按中央关于“三讲”教育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结合全市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西宁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朱总经理视察青海讲话精神的安排意见》、《西宁市退耕还林(草)总体规划和2000年度实施计划》、《中共西宁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自2000年3月起,组织了“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继续深入整改,巩固和扩大教育成果。

  2000年3月7日,市委又印发了《关于市直机关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实施方案》,在市直60个机关单位、区县班子及组织宣传部门开展了“三讲”教育,至2001年5月17日结束。期间,全市共有24名厅级干部,573名县级干部,158名科级干部参加了“三讲”教育活动。5月又制定实施方案,在部分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了“三讲”教育。期间,中央“三讲”教育联系会议检查组、省委检查组先后几次来宁指导工作。使全市“三讲”教育在统一思想、推进改革、转变作风和加强党建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9. 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2000年2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广州主持党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

  2000年12月29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对全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组织作风正、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2697名各级干部下乡驻村,指导农村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期间,驻村干部围绕强班子、促发展、保稳定三大任务,走百家、察民情,走访10万余户农民家庭,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村“两委”会会议5300余次,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充实调整“两委”班子120个,调整支部书记234人,培养发展农民党员189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98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167人;与此同时,驻村干部发挥信息、技术等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567期,有13000余人(次)接受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农民致富能力;根据不同农村的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建成示范基地69个,调整种植结构60万亩,筹集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募捐各类物资价值1000多万元,帮助修建农村道路600多公里,引入招商项目15个、资金6000多万元,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吃水、用电等困难2800多件。

  2002年5月24日,为了巩固、扩大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市委制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指出要从九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活动,即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工作全局,二要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制度,三要抓好中长期整改措施落实,四要坚持机关干部驻村制度,五要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六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七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力度,九要实行领导责任。期间,组织2800余名干部下乡进村,帮助基层引进46个项目,理出发展思路80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10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学习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41个先进集体、72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10. 党政群机构改革

  200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市进行了党政群的机构改革工作。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7月18日,市纪委、监察局印发了《关于严肃纪律保证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关规定》,提出在机构改革中要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编制纪律和财经纪律,加强监督。9月20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西宁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分流安排实施办法》、《西宁市各级党政群机关人员分流人员学习培训办法》、《西宁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工勤人员分流安排的若干意见》等机构改革配套实施办法,并举办了有80人参加的机构改革培训班。9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对全市机构改革进行了部署,就有关方案进行了说明,强调在机权改革期间,要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国有资产不流失;要坚持干部的“四化”方针,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精干、廉洁、高效、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机构改革的准备阶段,各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按以职能定编制、以编制设岗位、因事设岗、因职择人的原则,讨论和制定本单位包括组织领导、指导思想、实施范围、方法步骤、职位设置、人员选配等内容的实施方案,并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批准。

  在实施阶段,各单位按所设岗位职责任务、任职条件编写职位说明书,对现有同级职务人员、符合晋升条件的下一级职务人员及接收的同类分流人员,通过公开报名、综合考评、组织审查、择优拟定,竞争选配上岗,并重新任命和确定相应级别,对其中属晋升职务者,则实行为期一年的试用期。

  在初步完成定编定岗后,各单位都对机构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和进一步完善,市检查组对各单位职务设置、职位管理、职位要求与定岗人员条件、岗位职务与对应级别及人员配备中竞争上岗、划转分流人员安排、学习培训等进行了验收。至年底,市委组织部共审定机构改革三定实施方案35个,市人事局核定各单位所报职位说明书千余份;政府部门由原36个减少为29个,压缩人员1153人,进而取消了127项政府审批事项,促进了机关的勤政、高效、廉洁作风和由审批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11. 中共西宁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中共西宁市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02年3月2日至4日在西宁大厦举行。出席会议正式代表389名,列席代表34名,代表全市62378名党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商炯作《加快发展、强市富民,为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大会认为,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坚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 “三个代表”的要求,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加2155元和748元。城市“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全面落实,再就业工程不断推进;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各级干部思想、政冶、作风和纪律有了明显进步;通过大张期鼓的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不能提高;依法打击了各种犯罪、“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及法轮功邪教组织,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按照省委提出的西宁要发挥好的“四个作用“和“在七个方面走在前列”的要求,大会提出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强市富民”的方针,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科教兴市、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优势特色企业群体为发展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奋斗目标,大会指出:工业经济要进一步壮大有色冶炼、中藏药、生化制品,盐化工、建材和新型材料、绒毛纺织皮革加工六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四区一带”的建设。农业要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调整。服务业要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高起点、创特色、做大做强。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县城、中心城镇和区域性集镇三个层面的小城镇建设等。会议强调要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大会选出由37人组成的第十一届委员会,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出由13人组成的常委会,张商炯当选为市委书记,王小青、郭汝琢、马顺清、包福元、周小莹当选副书记。同时选出周小莹为书记,孙金虎、安树勇、高余祥为副书记的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2. 实施“六大战略”

  2000年12月18日,中共西宁市十届八次全委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基本思路的建议》,并提出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2002年3月2日至4日召开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要实施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六大战略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中,全市各部门努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与联合,在已有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2005年10月19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要求创新思路,提高服务水平。2001年至2010年,共引入省外资金324亿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6.67亿美元。

  在实施扩市提位战略方面,随着“两湟”的划入,发展空间的扩大,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103平方公里,为2000年的1.8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较2000年增加5.1平方米。自2004年起,西宁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等殊荣。

  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方面,2004年12月13日,市政府发布新的《西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等级分类及1万至20万元的奖励标准。全市各行业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增加资金投入。2009年科技技术支出达2.1亿元,占地方核算支出的2.44%。在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286285任,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000年的564任增加到1296人;文盲率由9.86%下降为3.44%;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15年,较2000年增加1.32年。

  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2005年10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进而整合了东川、甘河、生物科技和南川工业园。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已达275亿元,对GDP贡献率达53.61%,全市工业化率达44.2%。

  在实施服务业活市战略方面,2005年11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物流、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9个重点行业,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46.56亿元,年均增长20.9%。

  在实施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2008年出台了《西宁市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2.3%,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

  13.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西宁有着独特的气候优势、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2001年,在机构改革中,西宁市将旅游职能从市园林旅游局分出,单独设立了旅游局。2002年,为提高西宁旅游知名度,经过努力,“中国夏都”城市旅游品牌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在人类生存的一片净土—西宁旅游》《中国夏都—西宁》等系列宣传专题报道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播出。市领导亲自带领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港澳地区国际旅游交易会,并赴韩国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为进一步提升西宁城市形象,提高“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奠定了基础。

  2004年2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不断强化“大西宁、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坚持全市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强化基础建设、景点开发、提高素质、改善服务等工作措施,并全面启动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04年9月,西宁市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伴随青藏铁路开通,西宁有打造了“中国夏都、天路起点”旅游品牌,西宁市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荣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同年,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和捆绑销售,精心策划了以西宁市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的“中国夏都旅游圈”,逐步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客源互换,有力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2008年,西宁市重新调整成立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省长、市长骆玉林任组长。同年,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对全市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并出台《关于加快西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商品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宁旅游网”也相继开通。2009年,西宁市举办首届中国夏都(西宁)旅游博览会,由市旅游局发起,与圈内26个州市旅游局共同签署了《环“中国夏都”旅游圈旅游合作协议书》。同年,西宁市被评为“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自2006年以来,全市旅游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递增速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6年的503.07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889.03万人(次),年均增长15.3%;旅游总收入从2006年的21.74亿元增长到2010年46.56亿元,年均增长20.97%,旅游业逐步成为西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创建园林城市工作中,市林业(园林)局全面实施三环绿化战略,积极实施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公益林、退耕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开展河道综合治理绿化、临时绿化、行道树绿地建设、公园游园景观整治、花卉造景、北山危岩体整治绿化及花园式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园林规划建设水平。市财政每年安排可支配收入的1/10用于绿化建设,经市及各区县的努力,先后建成了南凉虎台遗址公园、鲁青公园、湟水森林公园、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南酉山文峰碑景区、湟源丹噶尔古城、南山浦宁有好园、火烧沟景观及群加、察汗和、大黑沟森林公园。新建改建街头游园绿地140多处。到2010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也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自2003年起,西宁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等称号。

上一篇:2003—2012 下一篇:1979—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