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才作用 服务贫困群众 ——我省实施“人才+”行动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9-08-03    浏览量:

  按照党中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要求,我省立足人才总量小、基层人才少的实际,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探索实施“人才+”行动,以多种形式,发挥人才作用、服务贫困群众,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人才+大数据”:实现扶贫有“数”、脱贫有“据”。针对贫困户状况掌握不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扶贫工作监管不及时等问题,积极打造科技网络人才团队,专业培训1500多人、建成634个信息服务站,搭建省、市(州)、县、乡镇、村五级互联互通“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通过基础数据管理、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监督管理、在线指挥等5大模块,提供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等功能,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扶贫情况和扶贫成效,实现精准扶贫“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依数据行动”目标。

  “人才+科技服务”:以“第一生产力”激活群众内生力。围绕提升扶贫对象自我发展“造血”能力,实施“科技人才支撑行动”,借助厅州会商、对口援助等机制,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基层及贫困地区聚集,2018年选派1000名“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深入全省39个贫困县,重点围绕油菜、马铃薯、蚕豆、青稞、果蔬、饲草、中藏药、牦牛、藏羊、冷水鱼等高原特色十大农牧业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科技扶贫示范户、打造科技示范基地,帮助贫困群众拓展就业渠道。累计引进新品种177个,推广新技术217项,建立示范基地90个,培训贫困农牧民7.4万人次,培养技术骨干3000人、致富带头人3951人次,70%参加培训的贫困群众找到就业门路,稳定就业率达60%以上。

  “人才+送教上门”:扶贫扶志“从娃娃抓起”。为确保贫困地区孩子“有人教、教得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每年从省内东部地区选派1000名教师,帮助青南地区充实中小学教师力量、提升教学质量;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双语教师8.65万人次,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采取异地办班方式,向东部发达省市输送农牧区高中阶段学生6000余名。建成名师学科工作坊,组织名师送教、送课679次,2200余名农牧区教师跟岗研修,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探索“大学—政府—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青海师范大学输送300多名教师、10900多名师范生顶岗支教400所农牧区基层中小学;青海民族大学4600多名师范生奔赴玉树、果洛、黄南等藏区137所基层中小学顶岗支教,与民族地区学生面对面地教、手把手地学。组织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部分区县学前教育专家、北京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等98位专家,对农牧区4246名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式培训,覆盖面达90%以上,缓解牧区儿童“入园难”问题。

  “人才+特色产业”:把资源“魅力”转化为脱贫“实力”。积极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等输血扶贫方式,大力培养文旅人才,把青海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转变成助推精准脱贫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大力提供“订单式”培训服务,让更多的贫困户学会自力更生,由“蹲身拾柿子”转变为“跳起摘桃子”,培育自身“造血”能力。近三年来投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培训资金6609万元,举办培训班330期,培训县乡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人才等27475人次,实现全省各县、乡文化人才培训全覆盖。

  聘请专家授课,举办唐卡、银铜器制作、和日石刻、泥塑、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果洛及玉树传统手工艺等项目培训31期,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技能,直接受益人群达12000人,全省各州均建成了以唐卡、泥塑、藏绣、堆绣、刺绣、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艺品制作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大量吸纳当地和周边群众就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全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人员超过106万人,全省243个旅游扶贫村中的131个村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脱贫摘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青海产业扶贫的新支撑,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服务业发展的新龙头,成为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依托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光谦院士领衔100多名专家团队,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增加“三区”农牧民收入。研发的系列春油菜品种已成为我国春油菜区主栽品种,在省内种植面积达10余万公顷,实现农民收入15.72亿元;马铃薯优质品种在省内推广面积2.67余万公顷,实现农民收入6.72亿元;推广青蚕系列蚕豆品种2.33余万公顷,实现农民收入5.64亿元。主导饲草品种推广面积5.67万公顷,年增收100元/亩,养殖技术推广覆盖牦牛40万头、生猪9万头,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252.8万元,显著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由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支持培养的杰出人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舰带领的专家团队,开展马铃薯脱毒和育种研究,建立国内领先的马铃薯四级种薯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在全省累计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100余万公顷,青海省也成为全国四大育种基地之一,其中“青薯9号”,仅一个品种在全国推广总量达53.3万公顷,带动增收超过30亿元。

  “人才+健康保障”:严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率高、群众疾病谱复杂、基层卫生人才匮乏实际,全省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优先为深度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招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全科医生,逐步实现城市每万人口、农牧区每所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生的目标,依托骨干医生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等项目,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300名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服务活动”,2018年组建783支卫生计生人才工作队3600余人,开展 “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政策”义诊活动,对因病致贫返贫户进行医疗规范指导、用药规范,对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累计义诊和免费健康体检5万余人次,救治230名贫困大病患者,随访1.3万余名慢性病患者,开展宣传活动510场次,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册、健康知识宣传折页30余万份。

  依托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平台及青海大学双聘院士机制,建立“陈孝平院士工作站”和“董家鸿院士工作站”,组织专家深入农牧区实施“包虫病清零”救助活动,累计完成重点人群包虫病筛查约18000余人次,确诊包虫病患者约1900人,在基层医院开展属地规范化手术580余台,青海省包虫病人群平均患病率由2012年抽样调查的0.63%下降到目前普查的0.30%。采用“管理干部+技术人才”选派模式,安排12家省级公立医院150名专业技术人员支援青南地区14个县级公立医院,完成门急诊2.7万人次,抢救危重症病人57余人次,开展手术470例次,开展专题讲座35次,参与会诊520例次、疑难病例讨论400例次,开展教学查房2756次,推广新技术新业务27项,帮助受援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培训人员、开展新技术、学科建设。打造医联体人才共享模式,以人才共享、科研合作、多点执业等为纽带,创建省级公立医院与市县医院之间协同、科室与科室之间协作、医生与医生之间合作、医生与患者之间互动的新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基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目前已建成医联体95个,覆盖339个乡镇以及社区医疗机构,下派医疗技术人才9671人次,帮助新成立专业科室144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554项,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