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党史】“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王晶作品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1-10-28 浏览量:
给党说句心里话
我怀着一份感激、感谢、感恩之心为党庆生。回顾自己一路成长、工作进步的点点滴滴,无一不凝聚着党组织多年的培养。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深刻地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政法干警,我还想对党说,前路漫漫,我会恪守初心,尽忠职守,不畏困难和挫折,在这最好的时代,鞭策最好的我们。
江南点评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但情感投入不足,节奏把控尚需提高。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1924年6月25日,伴着一声洪亮的啼哭,一个婴儿降生在著名的翰墨世家,孩子的父亲希望他植根于中华大地,并且早早地秀实和成熟,成为造福民众的沧海之一粟,为其取名稼先。
图为邓稼先
邓稼先从小就对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自小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也形成了勤学好问的可贵品质,然而在国难深重的年代,年少的邓稼先目睹了列强的欺凌、残破的家园,他渐渐明白,一个弱国会备受欺凌,是没有平安日子可言的,他立志要发愤图强,投身科学事业,振兴国家科技,保卫国家安全,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
抱着这样的志向,16岁的邓稼先离开了北京,开始了新的求学历程。1948年10月,他进入普渡大学,只用了一年零10个月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的邓稼先,一心想回到祖国。他拒绝了美国的丰厚条件,冲破一切阻碍,1950年8月29日,毅然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美国还不止一次地对中国进行核威胁。1958年,钱三强教授受党中央委托,交给邓稼先一个艰巨而保密的任务,生产大炮仗,也就是原子弹。这是邓稼先多少年追寻的报国梦,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回到家里,他跟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妻子问:“调到哪?”邓稼先沉默良久,嘴角微微颤动着挤出三个字:“不能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隐姓埋名28年之久,没有依靠任何外援,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团硕大的蘑菇云在爆裂中隆隆升腾。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
那是一九七九年的一次核弹空投试验,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
邓稼先不顾同事的阻拦,义无反顾地走进试验区,寻找没有爆炸的核弹的碎片。他说:“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是不能没有它!”
图为邓稼先
可是,邓稼先的身体已经被核辐射侵害了。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身体,因此,在工作上更加争分夺秒。拖着病重的身体,学习、研究、试验。
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仍心系祖国的核事业,病榻之上,他叮嘱于敏:“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临终前,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死而无憾!”
这是一代人的足迹,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