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党史】保家卫国情至深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0-11-27    浏览量:

史料来源


  本文节选自《抗美援朝战地日记:保家卫国情至深》。本书是1952年作者西虹随同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到达朝鲜前线后,访问志愿军39军等英雄部队和战线后方的真实纪录。

录制人:韦正慧

Part3 从朝鲜首都平壤到开城

3月31日人人手拿木棍,在地上挑来挑去寻找带细菌的害虫。

  在一家老乡的门前,老头子、老太太、媳妇、姑娘一家六口人,一早就高举着连枷打谷子。谷穗细小,铺满道,谷草在四外堆着。我想起去年这时候,南朝鲜的人民也还在打稻子。

  早晨,沟里来了一队战士,他们从山沟到山顶,稀稀地排了一路,人人手拿木棍,在地上挑来挑去寻找带细菌的害虫。

  沟里有清水河,河对岸有一个洋灰桶,就地筑起来,里面是净水,这是老乡们的水井。井口敞开,无遮盖,部队正准备做一个木井盖,跟老乡们合用这口水井。

  刚会走路的小孩子们,常常三三两两在房前玩儿,每逢屋子里的志愿军出门到别处的时候,他们总是担心地问:“走了还来不来?”在他们的心里,好像志愿军时刻都该在他家住,永远不该离开他们。

  午后天阴,晚饭前后落了一阵雨。在疏疏的风雨中,我们离开桧仓,向平壤前进着。过成川后,一路都有防空哨,天阴黑,车灯大开,防空哨手挥白旗,口吹哨笛,过往军人也高喊“开大灯干”!这样的晚上,敌机究竟比较少,只有三四次,四处鸣枪,远近灯光齐熄,敌机孤哀哀地从夜空飞过。汽车先走的山道,山上松树深绿,桃花快开,我们一直行转在松林里,多美的山水啊!公路泥湿,但比来时加宽了。黄昏中,我见朝鲜妇女一堆堆聚集在山根,用铁棍、筐子紧张地修筑着公路,她们都是可敬爱的人民,坚强而又勤劳。我时常想,朝鲜人民简直是在倾家荡产地跟美帝国主义作战,他们是世界上对和平最有贡献的人民,这个感受是越来越震撼着我的心。我很想向每一个朝鲜人民喊一声万岁。车在夜间过江东,沿着铁道线转向平壤东北,而后又转至平壤西北的西浦。西浦有我国驻朝的大使馆,我们是被介绍到大使馆住宿的。

  这里是非常僻静的,山岗环绕,房屋稀散,深夜,只听到附近有狗叫声,天空有敌机盘旋声,300余里的行程总算到了头。

  大使馆设在山坡下的几间平房里。倪大使已回国,一等秘书李同志接待我们。昨天,他们等了我们一夜,今天又等到夜11时,我们总算来了。我们走上小沙坡,进到会客室。电灯下,地板上一圈皮沙发,中间放一小圆桌,两个玻璃盘里满是沈阳产的水果糖。除短小精明的李秘书外,屋子里还有几位穿西服的朝鲜同志,经介绍后,才知是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的几位负责干部,在这里等着迎我们,其中有去年到过我国的李泰俊,他是文学艺术总同盟的副委员长。昨天李泰俊同志在大使馆的沙发上躺了一夜,今天,他又来这里等我们,这种热情是使人难忘的。

  我们在屋子里挤着坐下,李泰俊同志当即致了简短的欢迎词。李高身个,一双热情闪闪的眼睛,从他慢而热诚的声调中,我听出我们之间的友谊是血肉连结起来的,更感到我们来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己的亲友家里。我们虽然头次见面,但并不陌生,我们是在美帝国主义原子弹的威胁下,共同为和平战斗着的人。巴金同志在李泰俊同志讲完之后,用诗一样的语言,向朝鲜同志致了谢意,他说:“平壤是世界人民受难的象征,也是世界人民为和平而战的不可屈服的象征。”表示中朝两国的文艺工作者,今后应更紧密地团结起来,打击共同的敌人。大家都很困乏了,可是在这个简单、庄严、热烈、友爱的会见中,都已经忘了时间已过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