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基本思想

1980

来源:    日期:2021-04-09    浏览量:

1980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

  1980年8月18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18日,邓小平在会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讲话分五部分:

  一、国务院领导成员的变动,将是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关于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中央做这样的考虑,原因一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二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三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四是从长远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

  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此,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三)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

  四、上面讲到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同时,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五、中央经多次酝酿,正考虑逐步进行如下重大改革:(一)向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二)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三)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四)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五)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这是早已决定了的,现在的问题是推广和完善化。(六)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8月31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邓小平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