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

1965

来源:    日期:2021-04-08    浏览量:

图为攀枝花钢铁厂

  在1964年至1980年长达16年、横贯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

  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

  他们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星罗棋布的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同意以李井泉为主任,程子华、阎秀峰为副主任。自此,我国重新调整了经济建设布局,把沿海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和西北地区搬迁,当年新建项目则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国防建设项目有近一半安排在西部。在新的经济建设布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线”建设是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应对国际环境和我国周边的紧张局势,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战备的需要出发,根据战略位置的不同,将我国各地区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市,“三线”包括云、贵、川、陕、甘、宁、青、晋、豫、鄂、湘等11个省区,一、三线之间的省区为“二线”。“三线”地区是全国的战略大后方。在1964年五六月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8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的决策,拟定了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

  从1965年起,“三线”建设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并于1965年至1966年形成第一个高潮。1965年,开始了以成昆、湘黔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国防工业建设。进入70年代前期,随着国际关系的逐步缓和,我国开始注重“三线”与沿海地区建设的并重发展。从1964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2919.6亿元的43.5%;工业基本建设投资767.6亿元,占同期全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608.4亿元的47.7%。从80年代初起,国家对“三线”建设实施全面调整与改造,停建、缓建一批基建工程,对部分企业实行军转民或关、停、并、转、迁。

  “三线”建设改善了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在西部地区建成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的重点企业和基地,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先后建成一批重要铁路、公路干支线,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以后解决东西部发展差异,进行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