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五年】在乡村振兴中办实事有作为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22-05-10 浏览量:
我叫马富春,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峡口村党支部书记,今年,是我在村里担任书记的第十一个年头。这些年国家一项又一项的扶贫政策让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逐渐褪去了贫穷的底色,环境变美了,交通便利了,村民富裕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峡口村不断升温。
我出生于峡口村,担任书记之前是村里的民办老师,从三尺讲台到村子所有村民,我担负起脱贫攻坚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责。
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刚上任时的场景:村委会只有三间小土房,一年的使用率加起来不到一个月。村民们思想传统,认为农村人只能种地,对村里的发展更是冷眼旁观、消极观望。作为村支书,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每天的工作仅仅是处理家长里短,解决家庭矛盾,而雨雪天无法行走的道路和落后的人居环境,让我想要为村子的改变做些实事大事变得极为迫切。
2015年伴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峡口村迎来了蜕变的好时机,对于我来说,终于为改变村子找到了出力的方向和目标,而道路整修和硬化也只是村子改变的一部分。
走村入户调查、实地查看贫穷程度、走访本村致富带头人、召开“两委”班子座谈会,我们村干部在联点帮扶单位省总工会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带领下把情况摸透、摸细。我也是那时才知道,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文化程度低是造成贫困的思想根源,交通不便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缺信息、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为主的“五缺”是致贫的重要因素,想要脱贫除了要好好配合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工作,我们这些村干部自己也要在思想上积极改变。
从详细制定脱贫攻坚计划、积极协调资金,到争取落实项目、了解民情、普查民意,我每天都忙得脚不离地。经过不懈努力,改变的不仅是道路,院墙翻新、道路绿化、太阳能路灯安装、饮水方便等民生工程在村里落地开花,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等项目的实施也让村子顺利脱贫。
尤其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峡口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加速前行。从合作社养殖到田间忙碌,从学习培训到外出务工,从居住条件改变到周围环境的保护,不论是我们村干部还是村民,都在国家好政策帮扶下为了更好生活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村委会的三间小房变成了如今两层小楼和活动广场,除了在省总工会的帮扶下装上了暖气,村里的大小会议和活动有了适合开展的场地,每年我们都会举办丰富的村集体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现在,我们家家有车,户户有粮,道路宽敞,屋子明亮,有正在发展的产业,有出去务工的能力,村民的发展动力不断提高。近日,我们全村对河道垃圾进行清理,除了在公益性岗位上的10名清洁工,几乎每家都派出代表参与进来,为生活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翻看自己五年来的工作笔记,跑项目、讲政策、谋发展、写计划,每一项都清楚记录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也记录着村民反映的每件事,从最初的家长里短到政策询问,再到发展规划,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工作内容,村民也从“想致富没办法”到“出主意想办法”,积极支持村里各项工作,思想有了转变,生活也有了盼头。
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居住水平,我们将进行院落的外墙保温,对沙化的道路进行补修,并通过“帮扶单位+农户”的形式为大家通上天然气。同时,为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安心工作,村里计划修建养老中心,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期盼正逐渐变为现实,我感到自豪又有干劲,我们一定要继续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