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嫂110”着力为基层民警解忧减负
来源:摘自西宁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案例 日期:2019-02-13 浏览量:
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切实提升公安机关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西宁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加大从优待警力度,通过实施“警嫂110”爱心服务队为载体的爱警暖警工程,努力解决民警“后顾之忧”,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激发队伍内在活力,积聚民警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一、背景与起因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经常是“白加黑”“五加二”,几乎没有节假日、休息日,繁重的工作任务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照顾家人,处理好家庭杂务。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已成为困扰公安工作长足发展进步的“老大难”问题,打通组织和民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亟待解决。2016年3月,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开启了爱警暖警多维化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帮助民警子女入托入学、绿色就医通道等机制,切实为基层民警解决了后顾之忧,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2017年1月,“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在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评选活动中荣膺铜奖桂冠。2017年3月,西宁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警嫂110”经验推广大会,七区三县公安局积极学习借鉴,立足辖区实际,周密制定方案,把做好“警嫂110”作为忠实践行“两个绝对”的具体行动和公安党建项目来抓,真正把“警嫂110”做成民警认可的工程、得警心的工程,为民警安心、快乐、平安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做法与经过
(一)建立“组织、机制、保障”三大体系,实现“警嫂110”实体化运作。各区县公安局参照警务110模式,将其组织、机制、保障等内容嫁接到“警嫂110”。一是成立“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即组建“两警三辅”实体框架,由1名民警担任队长、1名民警作为队员、1名文职接听爱心服务热线电话、1名司机和1名维修工组成“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并将分局民警纳入到爱心服务队范畴之内,统一科学调配,实行24小时轮值轮守,奠定了“警嫂110”实体化运作之基。二是建立“警嫂110”长效机制。制定了《“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工作制度》《“警嫂110”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对“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工作职责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规范,确保“警嫂110”系统化、专业化、正规化运作。三是强化“警嫂110”保障措施。引入基金保障先进理念,启动“爱警暖警基金”,以解决民警及警属遇有紧急重大情形时的燃眉之急。同时,各区县公安局腾挪办公室,配备床具、水壶等生活必备用品,作为爱心服务队员值班备勤休息场所,将公用经费的十分之一作为爱心服务队日常运转开支费用,配备车辆、购置急救药箱及水电暖抢修工具,以保障“警嫂110”正常运转。
(二)整合“医院、学校、社区”三大资源,拓展“警嫂110”多维化服务。打破公安机关仅依靠内部资源开展从优待警工作固定模式,整合辖区医疗、教育、社区等社会资源,大力推动“警、医、校、社区”多方共建,有效延伸了爱警暖警工作触角,实现了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一是开辟绿色医疗通道。与省人民医院、红十字医院、交通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警医携手共建平安医院”协议书,专门为民警、协勤辅助人员和警属开辟看病就医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办理就医治疗手续;开设“干警专用病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住院医治效率。二是开辟阳光教育通道。结合“护校安园”“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加强与市教育局、各园校沟通协调,由“警嫂110”爱心服务队为民警办理子女入托入学手续,并协调相关园校优先考虑民警子女在本辖区入托入学接受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民警、协勤辅助人员子女入园就学择校的后顾之忧。三是开辟社区服务通道。在扎实开展社区警务、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辖区社区对公安工作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依托社区优质资源,解决基层民警因执行公务,无暇接送子女回家,因家中水电暖出现故障需要检修等日常琐碎事宜,最大限度地将基层民警从日常繁琐事务之中解放出来,有效实现了为基层民警降压减负、解除后顾之忧的目的。
(三)借助“工会、共青团、妇委会”三大组织优势,延伸“警嫂110”品牌效应。将“警嫂110”品牌效应向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树立良好形象延伸。一是品牌效应向提升组织号召力延伸。各区县公安局将“警嫂110”品牌建设提高到基层党建高度,融入到基层党建日常工作,并与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相结合,坚决确保爱心服务队工作做到“五个上一线”(领导干部上一线、政治工作上一线、心理疏导上一线、走访慰问上一线、督导检查上一线),组织发动党员民警自觉投身于爱警暖警工作。二是品牌效应向提升队伍凝聚力延伸。各区县公安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广大青年民警及警属开展徒步登山、祭扫公安英烈、推选好警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边活动、边推介、边提炼,不断丰富自建品牌内涵。三是品牌效应向提升单位影响力延伸。在各区县公安局爱警暖警工程的感召下,民警们自发组建“阳光工作室”,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挖掘爱警暖警典型事例,制作了以《对不起,因为我是警察》《当婚纱遇到警服》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专题视频短片,将基层民警、警嫂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和“警嫂110”爱心服务队开展工作的点点滴滴,以多角度、可视化的方式在“西宁警事”和“两微一端”平台广泛宣传,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一致好评。
三、成效与反响
自“警嫂110”运行以来,民警通过绿色就医通道就医23次、协助民警办理住院手续31人次,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21人次、委托接送子女61人次,检修民警家庭水电暖故障37次、处理电路故障7次,协助办理民警婚丧嫁娶18次,其他服务14次。受到帮助的民警家属纷纷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感言信息,为市局党委实施的暖警、爱警重大决策点赞,极大地凝聚了警心,让民警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目前,市局“警嫂110”工作已被市直机关工委列为市直机关单位党建项目,并下拨30000元经费予以支持。
四、推广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市局通过实施“警嫂110”爱警暖警工程,使基层公安民警切实感受到了党和组织的关怀,有效凝聚了日夜奋战在公安一线全体民警的警心,直正提振了公安机关打击惩处违法犯罪战斗力,更体现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铁血柔情的一面。期间,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派工作组先后来宁学习调研“警嫂110”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