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 | 第五讲 中国改革坚持实事求是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9-01-24 浏览量: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
大家好!我们现在讲第五个问题,中国改革坚持实事求是。
进入中央党校大门,你就会看到一块花岗岩,上面镌刻着四个大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也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路线,中国改革的成就表明中国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是一条红线:实事求是。这个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用中国成语概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概括的智慧,可以说来自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长沙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在这个书院的中心位置有一座讲堂,高悬着实事求是的匾额,当时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在这里,他深受书院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把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成功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来解释实事求是,实事是什么?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这个“是”呢?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联系;这个“求”就是我们要探索、要研究。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规律性、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当中开篇就提出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分析当时存在的各阶级不同的状况,它们的不同的要求,然后提出了革命对象的问题,提出了革命道路的问题,提出了革命方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成立以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根本的法宝就是实事求是。
第二,实事求是开启了改革。1977年,四川广汉县一群生产队长自发地挂起了分组作业、定产奖惩的一个牌子,然后就向生产队的权力发起了冲击、发起了挑战。三年之后,人民公社的牌子就从广汉县向阳公社摘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乡政府。几年之后中国大地上数万个人民公社都变成乡政府、镇政府了。人民公社改成乡镇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变化、实质的变化。乡镇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在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1977年6月,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突破了“左”的条条框框,要实行以生产为中心的方针。他深入农村调研,制定了省委的六条规定,他说农村的生产要因地制宜,要因时制宜,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要鼓励群众,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进行改革,所以他就在安徽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样长期停滞的死气沉沉的农业经济得到迅速的改观。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是实事求是的改革。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是什么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团结一致向前看。他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连接在一起,所以丰富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他说实事求是就是要打破习惯的势力、教条的做法、主观的偏见,我们要研究新情况,要解决新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就是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由此成功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的进程。
改革目的是要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邓小平抓住了事情的根本。有人把邓小平归结为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是什么?是否定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这和邓小平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态度完全不同。当时邓小平确实很希望尽快把中国经济搞上去,他认为搞理论论争,争来争去也争不出什么结果,反而耽误了时机,错过了发展的机遇。他说应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先下结论,先干起来再说。
邓小平的不争论,实际上彰显了他的真抓实干、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态度。由此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哪三个有利于呢?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邓小平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全面反思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目标,反思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的改革步骤、我们的手段、策略,全面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以才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第三个问题,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根据。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依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发展目标,其实都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原则。邓小平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他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他非常反对高调空谈、形式主义。他说,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的一个科学的判断,也是我们改革的出发点。
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我们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实际,现在我们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要走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国情是什么?邓小平充分地思考分析中国国情,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是不发达的阶段,我们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多、耕地少,劳动生产率不高,所以我们很难一下子发展起来,国民收入的增长也不可能一下子提高,所以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这个矛盾要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所以这个主要矛盾就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那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完成这个任务,邓小平带领我们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的本质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的要求,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国情的。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一些具体的、可行的、实事求是的战略步骤,这就是首先解决温饱,然后进入小康,到21世纪的中叶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步骤,都反映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它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本论断和发展要求。
这一节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