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来源:学习时报 日期:2018-01-08 浏览量: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这个主义、这条道路是不是好,关键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陷入了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坠入了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提出过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但都以失败告终。
大浪淘沙,历史呼唤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在历史的反复比较中,在各种主义、各条道路的反复权衡中,在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重塑民族自信、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如何救中国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发展中国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走了很多弯路,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党执政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回看走过的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就是竖起了一面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一条引领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对这条道路作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走的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干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主题主线。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九大,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的主基调或主题词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过去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捍卫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续写了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党的百年战略、世纪工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赶考”,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走完了前半程,迎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仍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的思想旗帜,仍然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仍然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一言以蔽之,“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中国健步走向复兴是21世纪初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这是实践给出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打下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就惊艳世界,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从落后的农业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洋字号”时代到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链条;从百姓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物资短缺,到坐上全球货物贸易头把交椅;从与世隔绝到引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经历凤凰涅槃,完成了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华丽转身。
从财富增长来说,中国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里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以美元来计算,2017年中国GDP超过12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2个日本,3个德国,4个英国,5个印度,6个意大利,7个加拿大,8个韩国,9个俄罗斯,10个西班牙。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此前美国已经在这个“宝座”上稳坐了114年。数据不会说谎,事实最有说服力。辉煌的成绩单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与西方完全异质、却更加成功的现代化之路。中国以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形态、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文明价值观念,花费比西方少得多的时间,付出比西方小得多的代价,没有经历西方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取得了比西方更大的成绩,中国成功的样本意义是其他国家难以比肩的。比较别人的路,中国风景正好。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先进的。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政治定力,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总结中国现代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证明,固守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没有出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是全新的课题。刚开始,我们党选择了借鉴苏联模式的实践探索。这一探索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脱离实际的严重失误。实践告诉我们,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历史证明,与西方接轨不是我们的方向,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定会葬送社会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何去何从,成为摆在各个国家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中苏等国几乎同时代开启了改革进程,但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上,各国共产党的选择可谓大相径庭。孰是孰非,历史和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苏东的前车之覆,就是中国的后车之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是我们从国际比较中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走完了前半程,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远眺前行的路,我们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致力于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极大提升,但现代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大国复兴依然在路上。环顾全球,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选择,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无法绕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两阶段的战略安排,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