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批评的锋芒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9-01-16 浏览量:
质量是民主生活会的生命线,只有程序规范、质量达标,才能真正发挥“祛病强身”的疗效。然而,有少数基层组织因“燃料准备不足”“火候拿捏不准”“检验标准不高”,让批评的“利刃”失去了锋芒和威力。要开好民主生活会,必须扭住关键点,严把质量关,做到层层压紧、环环相扣。
问题的“靶子”立起来,批评才能有的放矢;思想的包袱卸下来,批评才敢刺刀见红。若把问题建议留在“场下”,带着思想包袱“上场”,批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磨刀不误砍柴工”,领导干部要主动请上级领导点评,与身边同事交心,向服务对象征询,为全面剖析自身、准确评析他人提供借鉴。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不能交给“笔杆子”,做“甩手掌柜”,要亲力亲为、用脑用心,力求问题查找准、原因分析透、整改措施实。
带有“辣味”的批评是一味良药。领导干部要摒弃私心杂念,克服“恐惧”心理,当诤友、讲诤言。一把手要发挥带头作用,自我批评多点“火辣味”,批评他人带有“火药味”。同时对批评过程中出现的“打空炮”“放礼炮”“乱开炮”等不正确倾向要及时点拨引导,防止批评和自我批评跑偏走样。
找到病灶要及时对症治疗,若讳疾忌医,就会小病拖大,大病拖重。会后,要保持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收集到的批评意见,要制定责任书、绘制路线图、定好时间表,逐件逐项实行销号管理。要及时晒出整改“成绩单”,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要定期开展回头看,对打折扣搞变通的严肃追责,确保不留后患、不欠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