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干部之心赢“民心”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4-09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再次强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怎么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怎么样才能赢得民心?党员干部不妨从自身做起,常怀尊重之心、实干之心、清白之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以尊重之心赢得民心。“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党员干部必须要正确对待的问题,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要积极回应群众的需求,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尊重群众的意义,在工作中切实体现尊重群众的态度,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以尊重之心,从群众的疾苦入手,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要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根源所在,要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引导,破除发展的障碍,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现实需求,而不是采用简单的送一桶油送几袋米的应景之作,更不是去做百姓不愿意而自己却一厢情愿的劳民伤财的事情。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群众反对什么,我们就坚决克服什么。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中心工作都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中心,始终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群众需求不动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心,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以实干之心赢得民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如果工作不能落实,事业发展不好,民生得不到改善,话说得再漂亮,也只是徒有“唱功”,没有实绩,群众不会满意,更谈不上赢得民心。勤政,就是要坚持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地为人民做事;务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说一千道一万,一切都要在“干”字上下功夫,具体而言,一是要下真功夫。真心诚意向群众请教,虚心拜群众为师,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二是要下实功夫。为人民谋幸福,跟群众打交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扎扎实实地干、勤勤恳恳地做,一件一件解决群众的困难、一点一点赢得群众信任、一步一步取得群众支持。三是下苦功夫。为民办事要不怕下苦功夫,愿意下苦功夫。为群众多跑跑腿、多说说话、多动动手、多动动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清白之心赢得民心。“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我们党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要求。要赢得民心,就要自觉树立清白之心,勤政有为不懈怠,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困难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为民服务不谋私,毫不懈怠地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接受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严以律己不乱为,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坚守道德防线,养成纪律自觉。
赢民心者得天下,作为人民勤务员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警醒自己:对群众要常怀一颗尊重之心、实干之心、清白之心。于生活学习中,在工作实践上,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惟此,才能不断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