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事业上的“百炼钢”群众中的“绕指柔”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5-12    浏览量:

“百炼钢”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绕指柔”随性柔和、润物无声,“新时代”的干部队伍一定要兼具两种品质,要有人文情怀、要有责任担当、要有能力有素质,作为组织部门要将干部队伍建设“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使每名党员干部在理论和实践的“土壤”中不断成长,“多点开花”努力达到“20字”好干部标准。

立“公仆志”,怀“爱民心”,培养干部“百姓情怀”。将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根治于心,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社区、深入村屯学会“倾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群众的“呼声”转换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原动力”。同时,积极解决和反馈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意见,建档立册每月向走访群众集中反馈,提高干部在群众间的“出镜率”,让群众心中有底,使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地位不断攀升。

让能上能下“落地生根”,向为官不为“亮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顽疾”,着力解决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为官慢为等“慵懒散拖”问题,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应当进行调整,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对干部队伍时刻秉承“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态度严肃纪律,坚定立场。

用“源头活水”,筑造大调研之“渠”。让干部调查研究制度“蔚然成风”,使干部“走出去、走下去”成为常态,鼓励干部利用各种机会到基层一线走访,到企业、学校、社区、村屯调研,“干部脚下有泥,群众心中有底”,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组织干部针对经济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难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将调研结果服务实际工作,让调研数据发挥正向作用。

怀“关情则治”,搭建干部沟通“桥梁”。使谈心谈话制度成为干部之间的纽带。谈心谈话是我们了解干部、鼓励干部、鞭策干部的重要手段,是发扬民主、促进团队凝聚力、增强班子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谈心谈话决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带着真心听,带着感情听,让谈心谈话对干部之间产生思想共鸣,听出干部“真心话”。对犯错误的干部用谈心谈话的方式纠正错误,使干部走出阴霾,重拾干劲;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用谈心谈话的方式,鼓劲助威推进工作更上新台阶。

举“信仰之力”,“净化”干部心灵。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于坚定党员干部个人信仰、强化干部队伍具有深远影响。民主生活会就好似“洗涤”精神“污垢”的一汪清水,通过组织内部、同志之间的善意互动,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每一名干部的“健康成长”绑上一根“保险带”。要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方式不断提升干部素质,找差距、补短板,改进作风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办事效率。

活化现有考核制度,推行干部“良性竞争”。干部考核工作是对每名干部单项工作或全年工作的一次“期末大考”,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力“助推器”助力干部成长。要积极探索量化、活化考评细则和指标数据,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干部良性竞争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通过考核发现好干部,让积极创新的干部有平台,让踏实肯干的干部有出路,营造“比、学、赶、超”的“大会考”氛围。

用正向激励“强心剂”,“焕发”干部创业激情。干部干劲足、敢担当,工作就能有声有色、生气勃勃,就能不断开创新局面。落实好干部激励机制,要精神激励与落实待遇相结合,考核评价与选拔任用相结合,强化正向激励,推动干部勤勉干事、担当作为。从思想激励、工作激励、考核激励、荣誉激励、用人导向激励和关心关爱激励等多方面着手,产生正向效应,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探索容纠错机制,解除干部后顾之忧。对干部工作中的容错免责,要依照“三个区分开来”划清界限对待,划清因乱作为而犯错与因敢作为而失误的界限。明确主观努力但客观因素影响结果走向的可以容错,明确主观“庸懒散拖”导致的工作失误不予容错免责,同时对已经容错的要及时纠错,引导工作回归“正轨”。让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让那些务实重干、敢闯敢试的干部心无旁骛谋改革、撸起袖子干事业。

严把事项报告关,为干部划清“红线”。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是约束干部防范职务犯罪的一道“红线”,所谓“正干先修枝”,根据落实“两项法规”精神的要求,要深入研判、推理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内容,对报告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充分突出个人填报“实”字当先。要求干部本人对所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破除“四风”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