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扎根基层 培育阳光心态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10-15    浏览量:

刚进入基层岗位的年轻干部,大多初出茅庐,朝气蓬勃,意气奋发,大有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激情。但现实和理想往往存在差距,几年过去,经历成长的烦恼、挫折的考验,感受到心理期待与工作实际的“落差”、付出与收获的“落差”,年轻干部的心态都不“年轻”了。这种“落差”心态影响年轻干部的为人处世,做事油滑、推脱,与人交流保持警惕、缄口,是很多年轻干部逐渐“老成”的表现。长此以往,会使年轻干部失去工作激情和斗志,逐渐“泯然于众人”,走上碌碌无为的“混日子”的人生。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摒弃浮躁心态,摆正位置,才能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年轻干部要培育豁达和阳光心态,正确看待工作中“落差”,在磨炼中不断提升定力,凝聚和发扬青春正能量。

要有向上的事业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干部刚踏上工作岗位,不能抱着“铁饭碗”思想,得过且过、消极怠工,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有一股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事业的激情。要趁年轻,多学习、多历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主动向老同志学习、主动向领导请示汇报,主动深入村社体察民情,积极上进、争取作为。基层工作虽然艰苦、情况复杂,但换个角度思考,基层岗位促进人、锻炼人。面对繁杂的事务和情况,年轻干部更要身先士卒、主动出击、主动承担,而不是畏畏缩缩、推诿躲避。年轻干部要勇于创新,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运用新知识、新手段,解决新问题、新情况。

要有坚定的责任心。事在人为。年轻干部既然选择进入基层,就要安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基层工作看似普通,一张证明、一份文件、一篇信息,都是展现政府工作形象的名片。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年轻干部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要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位卑未敢忘忧国”,基层是与群众联系作为紧密的岗位,基层的小事都是事关群众的大事,年轻干部更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好群众工作,面对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要有淡泊的平常心。不少年轻干部“心气高”,认为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却在基层干着最普通、最艰苦的活,一心想要往上爬,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作为基层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既来之,则安之。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施展才华、积蓄能量。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族伍”。近年来,干部选拔机制逐步优化,实行干部队伍年轻化方针,不在任职年龄上搞一刀切,“不拘一格降人才”已成为一种趋势,也为优秀年轻干部创造了晋升的捷径,但这一选拔程序会更严格、对年轻干部的要求更高,倘若能力不强、作风不硬,又怎么可能进入选拔队伍?其次,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环境,在各种利益冲击面前,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定力”。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道德防线,守住法纪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既要志存高远,又要步步坚实,潜心扎根基层,培育阳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