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四化联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21-07-01    浏览量:

  甘肃岷县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在规模化培育“乡土引擎”、全域化汇聚“振兴动能”、优质化构筑“立体环境”、制度化立起“政策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围绕“四支队伍”规模化培育“乡土引擎”。抓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培育。积极开展村干部“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和乡村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组织96名党组织带头人参加了学历提升培训,分2期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进行了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全覆盖集中轮训,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抓职业农民队伍培育。依托中医药产业人才培育、蜂产业人才提质、草产业人才增量“三项计划”,构建“政府建厨、基地主勺、人才点菜、部门买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训基地4个,开展“岷州药农”“岷州工匠”“岷州巧女”“新岷商”等人才培训110多场次、培训2.23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400多人。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育。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东西部协作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双招双引、对标福州”东西部协作“千人培训”工程,组织全县72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网络培训,22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人参加了“千人培训”。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育。采取“点对点”培训、“线上”培训、“菜单式”培训等方式,组织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参加各类技术培训20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180人。

  实施“四项计划”全域化汇聚“振兴动能”。实施“招贤纳士”计划。持续开展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设立引才岗位96个,计划引进129人,柔性引进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人才65人。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计划回引岷县籍在外优秀人才35人。实施“精英成长”计划。通过外派挂职、进修深造、培训锻炼等方式,组织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党政人才赴外培训,同时,采取“主辅结合、双向用力”的培育模式,不断扩充青年骨干学术人才和产业领军数量。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养推选县级领军人才、县管拔尖人才110名,市管拔尖人才3名。实施“进村入企”计划。建立“双百四联助三农”长效机制,按照深化“双百四联”活动建立农业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要求,计划选派46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农业专业人才,持续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施“头雁领飞”计划。按照“建设一个工作室、带动一门学科、带出一个团队、转化一批成果”的思路,在教育卫生、文化农业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全面开展“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8个“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前期创建工作。

  搭建“四个平台”优质化构筑“立体环境”。搭建科技研发平台。采取校地合作、项目合作、挂职兼职、聘请顾问、学术交流等方式,建立各类专家工作站2个,创(组)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平台17个,申报、实施各类人才项目30多个,其中新冠肺炎应急防控科技专项项目3个。搭建金融扶持平台。建立“财政列支+贴息贷款+风投创投”的人才创业资金保障机制,协调县财政按照每年统筹安排不低于50万元的“人才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办相应信贷产品,通过经营权、产权、林权和农业设施、农机具等担保抵押的方式,先后为663名创业领军人才发放创业贷款1.297亿元。搭建众创空间平台。依托县当归城、县当归研究院,各类创业孵化园和特色龙头企业,建立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园)2个、省级众创空间3家。持续加大电商创业扶持力度,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村服务站服务(点)324个,推动全县形成了“一网三区多园”的创新创业格局。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大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双十”计划,重点转化中药农药“世创植丰宁”、生物有机肥等科技成果,在全县8个乡镇68个村示范应用中药农药“世创植丰宁”1.6万亩,建立推广应用示范基地1个,实现中药材产业绿色标准化种植、有机化发展。

  健全“四项机制”制度化立起“政策支撑”。健全“立体化”人才领导机制。严格落实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度,在全县18个乡镇、32个成员单位和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人才工作联系小组,构建全县人才工作立体化网络。健全“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投入为主,项目帮扶、社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每年整合县财政列支资金、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引进,为人才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健全“科学化”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岷县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同时,着力破解人才评价中唯学历、职称、论文等突出问题,分层分类设置评价内容和方式,建立不同评价标准,构建符合各领域人才特点的评价制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健全“灵活化”人才培育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培养政策,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