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党建树品牌 党员亮身份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7-09-07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工作时指出:“云南要实现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从组织上落实从严治党。”这一殷切希望与要求,对云南实现跨越发展具有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意义,为云南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指明了方向。
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云南省委书记陈豪提出,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着力打造一支推动跨越发展的“云岭铁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境界和水平,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国旗党旗 飘扬边境一线
在云南临沧市镇康县红岩村,村民们在由党员和村干部组成的护村队的带领下,沿着国界线,以经济林为主,种植了1.5万余株“国界树”,在边境线上绘制了一道5公里长的绿色长廊。
绿色长廊是云南边境线的缩影,而最耀眼的莫过于万绿丛中一点红,红旗高高飘扬在云南的边境线上,红旗下的边疆儿女赤胆忠心,守护着国土。
这道耀眼的风景,源自云南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中的“红旗飘飘”工程。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组活动场所、边境一线、公路沿线集镇商铺、农户院坝或正房屋顶等升挂国旗,在办公室、党组织活动室、党员户家中显著位置悬挂党旗党徽,让国旗党旗飘扬在边境一线。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政治责任淡化、政治功能虚化、基层基础弱化等问题,云南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了“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推动了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并不断深化拓展,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随着边境党建长廊建设深入推进,“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精神深入人心。
推进守土固边,云南深化联建共创。深入推进“军警地共建”,实行组织联建、党课联讲、活动联过、党员联管、边防联固;在跨省区、跨州市、跨县市、跨乡镇、跨村寨地区,推行基层党组织双边或多边联建共建机制,探索“轮值书记+联席会议”方式,形成突发事件跨地区应急处置机制;在边境地区,推出以“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为构架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
基层党建 提升软件硬件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微党课,在弥渡县非常流行。15分钟以内,精巧、平实、灵活,微党课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悍,变单一型为多样化,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受到了广大基层党员的好评和支持。
支部是学校,党员是学员,人人是教员。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给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提供内容支撑,云南省委组织部创新党课形式,组织开展“千堂党课进基层”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党员,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推出了一批党员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优质党课,活动开展以来各地以不同形式讲授党课21.76万场,参训420.58万人次。
微党课、故事党课等一个个党建品牌立了起来,“党员服务日”“党费日”等日常制度建了起来,广大党员的身份亮了出来。
强了软件还得提升硬件。目前,全省已建成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6.21万个,覆盖10.45万个村民小组。今年省级筹集专项补助资金5.69亿元用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计划再建设2.6万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确保每个村民小组都有活动场所使用。村小组有了活动场所,召开支部会议、村民议事、党员学习活动也都有了固定的场所。
脱贫攻坚 党员走在前面
针对素质型贫困、内生动力不足、缺乏脱贫致富带头人等突出问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开设了一个特殊的乡村干部教育实践基地,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以“小基地”破解脱贫“大难题”。
绿春县大兴镇马宗村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黄连鸡、梯田红米、稻鱼鸭等种养殖,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社员赵菲在党组织扶持培养下,成为当地有名的野猪驯养大户,实现年收入200多万元,带动84名群众共同创业致富。
脱贫攻坚,云南深化抓基层党建,积极发挥村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党支部+基地+公司+农户”“党支部+协会+农户”等多种股份合作模式,将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通过企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带领和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增收。
近年来,云南在全省全面推开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让村党组织盘活现有资源入股,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发展了一批成熟可持续的农业产业,改变了一批贫困村的面貌。
同时,云南省委组织部还联合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发起“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该项贷款84.63亿元,扶持58.96万名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带动9.53万贫困户、28.61万贫困人口脱贫。